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115)

作品数:5被引量: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保庆竺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当下《中国小说史略》《平凡的世界》内卷化文学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20世纪20-40年代大学文学教育的当代启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22-127,共6页刘保庆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751115);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在线开放课程项目;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JXYJ-K201956)。
当今大学文学教育进入新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教学知识化、学习功利化、考核计量化等问题。回顾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为解决当今文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借鉴。文章从教育者身份特征、...
关键词:大学文学教育 教育者身份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史识”与小说教育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45-49,共5页刘保庆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研究"(编号10YJA75111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QN-619)
研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产生过程,不难发现:鲁迅不仅描述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而且通过构建小说史,实现了文化批判和"学问根柢"重建的目的。"全本"《中国小说史略》应该是学术专著和课堂教学两种存在形态的统一。从"教学版"到...
关键词:《中国小说史略》 小说教育 史识 
从路遥《平凡的世界》看当下的文学教育被引量:2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27-131,共5页刘保庆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0YJA751115);2011年郑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编号20111171)
《平凡的世界》为思考文学教育提供了一条文学中的"文学阅读"思路。"八十年代"文学在激发超越性想象的同时隐含了文学教育"内卷化"的倾向。大学文学教育需要立足于文学作品的感兴阅读,引导阅读体会由"说不清"向"说得清"乃至"清楚地看见...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 超越性想象 “内卷化” 文学教育 
名著精读法在大学美学教学中的应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刘保庆 
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751115);河南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BYY003)
高校大学美学课陷入困境不仅由于课程本身属于理论课的性质,更主要的原因是授课模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名著精读法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世界的眼光,还有助于学生形...
关键词:名著精读法 大学美学 思维方式 变革 
西方文论视阈中的《西游记》成书考察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5期63-69,共7页竺洪波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0YJA751115]中期成果
《西游记》成书研究面临困境:既有的阶段划分不为认同,相关"新史料"遭到质疑,对其经典化机制的认识至今模糊不清。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当下西方文论的新视阈、新方法成为必要的选择。"互文六法"和拼贴法在文学理念与创作技法两方面揭示出...
关键词:《西游记》成书 互文性 拼贴法 经典的修复 经典的再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