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XZW014)

作品数:1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晓琴王晓梅李晓灵王明丽乔焕斌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女性主义女性形象文化意义《黄绣球》叙事话语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被引量:1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41-47,共7页张晓琴 何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精神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与此同时,西方生态伦理思想和西方生态文学创作也对中国的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区分和梳理这些宝贵的精神资源,既有构建当代生态文...
关键词:当代 生态文学 精神资源 
无敌之阵里的新故事——论贾平凹的《怀念狼》被引量: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29-32,124,共4页张晓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项目编号:09XZW01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通过一个知识分子高子明的视角讲述一个与狼有关的新故事。表面看来,小说似乎在写生态,实际上则充满了隐喻与象征,现代文明就是一个无敌之阵,带来了生命的萎顿,当狼彻底消失后,人也被异化,变成了人狼。贯穿...
关键词:《怀念狼》 生命 叙事 民间 
镜像化主体:认同与异化——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的叙事话语分析被引量: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64-70,共7页王晓梅 李晓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延伸性成果
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是拉康镜像理论的生动演绎。小说在大海余生的"双生花"式叙事空间中,通过独特的叙事话语再现了镜像世界中人的主体建构史,并且在西方传统的怀疑论之下对人性恶主体实质进行了深刻揭示,最终提出...
关键词:《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 叙事话语 镜像 主体 
生存与毁灭之间——试论《蝇王》的生态寓意被引量:2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7-81,共5页王晓梅 李晓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
生态文化是对人与世界、人类与非人类命运关联的深度思辨,《蝇王》在本质上讲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文本。《蝇王》以核战争这个生态灾难为背景,将海岛作为人类性价值中断的象征和生态危机的承重者,以蝇王为生态灾难的象征与隐喻,生动地...
关键词:《蝇王》 戈尔丁 生态寓意 
高原生态的发现者——论马丽华散文的文化意义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61-166,共6页张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精神生态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吸引着整个世界的关注目光。当代作家马丽华是这一高原生态的第一个全面发现者,她的散文一方面为读者呈现出本真的西藏生态,一方面又通过作家的精神参与使其具有了个体意义和精神意义...
关键词:马丽华 西藏 高原 生态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论雷达批评的当代文化意义
《文艺争鸣》2012年第7期87-90,共4页张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9XZW014)的阶段性成果;2011西北师大青年骨干项目"文化建设视域中的新世纪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SKQNGG11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既纷呈出七彩斑斓,又显现出凌厉甚至无情。有些批评家只能走红一时,有些批评家却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始终找寻时代的精神主流并发出独特而有力的声音,后一种并不多见。然而,有一个批评家却在...
关键词:民族灵魂 文化意义 批评家 当代 雷达 文学理想 锲而不舍 浪淘沙 
诗意孤独的精神之旅——由《北方的河》透视张承志的创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56-58,共3页罗长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
《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的一部力作,更是新时期文学中的重要收获。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个人青春和民族历史文化的书写融入北方自然的河流之中,以诗意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孤独的精神之旅。透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张承志创作的最为重要的特征:...
关键词:张承志 《北方的河》 诗意 孤独 
张贤亮女性形象塑造的误区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9-110,共2页乔焕斌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
新时期以来重登文坛的张贤亮以其小说创作引起文坛广泛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得纯洁素朴、令人读罢油然心生敬意。但是,在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身上却深深地烙有男权主义的印迹,这种印迹使得作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陷入了格调不高...
关键词:张贤亮 女性形象 误区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女性形象的嬗变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50-56,共7页王明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2010年度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如果把整个生态圈比做"生命之网",语言则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之间的症候式节点;源自西方的启蒙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而灵肉一致的"人的文学"的提出则标示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启蒙有着明显的地域意识和身体意识以及...
关键词:现代中国文学 女性形象类型 生态女性主义 嬗变 
近三十年中国作家的知识分子立场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张晓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西部生态文学研究"(09XZW014)阶段性成果;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三期项目"当代文学现实主义问题研究"(NWNU-KJCXGC-SK0303-1)
近三十年来,中国作家的知识分子的立场曾发生过多次转变。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激变,他们隐性出场并开始发言。时至80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显现出了其精英立场。90年代,他们首先表现出大众化与狂欢立场;其后...
关键词:近三十年 中国作家 知识分子立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