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6CGD016)

作品数:23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文良张永红侯清麟刘宏曾长秋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更多>>
相关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理论与改革》《学术论坛》《兰州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生态文学生态意识和谐社会生态批评生态环保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湖南工业大学学生为例被引量:4
《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第5期74-78,共5页侯清麟 刘宏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6CGD01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ZDB36)
通过对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生态环保常识(知识)愈来愈深入人心,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渐入正轨,生态道德、生态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大学生生态意识的提高,得益于生态教育中一些成功的做法:在课程教学中,构建"众星捧月...
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意识 生态环保 生态道德 
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年第5期11-13,共3页刘文良 
湖南工业大学刘文良副教授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一般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6CGD016)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全社会文化层次最高的地方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
关键词:生态价值观 和谐社会 大学生 教育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意识 课题研究 文化层次 
关于合并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被引量:1
《教育与现代化》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侯清麟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专项课题(编号:XJK07DJC011);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6CGD016)
合并高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把握好"冶铸大学精神"和"谋求科学发展"这两个关键。平等协作与和而不同的精神,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学术自由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和谐校园大学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行科学定位,优化...
关键词:合并高校 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大学精神与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被引量:1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61-164,168,共5页侯清麟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6CGD016)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铸造"和谐"思想、引领"和谐"建设的坚强后盾。合并高校创建和谐校园,尤其需要加强良好大学精神的冶铸。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的精神,平等协作与和而不同的精神,依法治校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学术自由...
关键词:合并高校 和谐校园 大学精神 
践行科学发展观 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被引量:2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8期4-7,共4页侯清麟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XJK06CGD016)的研究成果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是高等院校立校、治校、兴校、强校的根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党委的作用举足轻重。内外兼顾,营造稳定、和谐的办学环境;高瞻远瞩,确立科学、合理的办学思想;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党委 领导核心作用 
“自然缺席”审问:文学生态批评的降值性批判
《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144-147,共4页施秋香 刘文良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后现代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20080430609);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和谐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08B09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编号:XJK06CGD016)
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就是要从"自然缺席"的角度对那些主张人类与自然对抗、赞美和宣扬对自然的征服行为的"逆生态"文学做出降值性评判。对西方狂热的"浮士德"们说"不",对东方虔诚的"愚公"们叫"暂停",对理性欠缺的"冒进"颂歌泼"凉...
关键词:生态批评 逆生态文学 自然缺席 降值性批判 
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被引量:28
《教育与现代化》2008年第4期29-34,40,共7页刘文良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编号:XJK06CGD016)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突出成效的并不多,要走出困境,实现超越,就应该打破"随意性",加强生态教育的教学规范;打破"闭关"局面,加强相关课程的生态渗透力;突破资源"瓶颈",加...
关键词:高校生态教育 困境 超越 
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被引量:2
《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刘文良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后现代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20080430609);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编号:XJK06CGD016);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课题"和谐文化视域中的生态批评研究"(编号:08B092)
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
关键词:敬畏自然 科学观 自然观 
现代生态伦理学视域中的“天人合一”被引量:1
《求实》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张永红 曾长秋 刘文良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06YB106);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XJK06CGD016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一种追求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存智慧。"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
关键词:天人合一 和谐 生态伦理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生态批评被引量:7
《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145-148,共4页刘文良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编号:06YB106,主持人:刘文良);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社会与大学生生态教育研究”(编号:XJK06CGD016,主持人:刘文良)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学的文化批判特性与生态批评的问题意识决定了生态批评的文化批评本质。以文化批评为本,将生态批评置于文化研究的视域内来考察,有利于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批评理论体系。生态批评可以借鉴和利用"文化诗学"的特色和优势,突出...
关键词:生态批评 文化批评 文化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