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YY054)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宝玉柱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中国边疆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蒙古语语言接触蒙古族双语教育语言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蒙古语x?rt∫~hin词源探析
《满语研究》2014年第1期71-74,共4页宝玉柱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BYY054)
蒙古语x?r∫hin"主弓矢者"与鲜卑语"胡洛真"有同源关系。"胡洛真"为北魏带仗侍卫的总称,读音为yu lɑk tcǐěn。其词根yu rɑk-"圈、阻挡、禁止"与蒙古语x?ri-"圈、阻挡、禁止、封"同源,词缀-tcǐěn对应于蒙古语构词词缀-t∫hin/-kt∫...
关键词:x(c)r∫hin γu LAK t(c)ǐěn 鲜卑语 
关于语言接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被引量:4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7-14,93,共8页宝玉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接触涉及面很广,需要从语言与语言竞争力、语言本质及语言选择、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民族发展、语言与国家政治等多重角度去反复认识。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语言接触 双语教育 
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及语言接触模式的影响被引量:2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21-129,共9页宝玉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移民对喀喇沁地区民族构成和语言接触模式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平泉县移民开始早、规模大,蒙古族村落成为少数孤岛,在边缘孤岛中,蒙古语以蒙古族聚居的自然村为依托,不同程度地得以保存和传承。喀喇沁旗移民开始早,但受土地所有权限制,形...
关键词:蒙古语 喀喇沁 语言接触 移民 
宁城县喀喇沁蒙古语语言接触研究被引量:1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224-244,共21页宝玉柱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宁城县的蒙古语已进入濒危阶段。在濒危语言(方言)区,家庭是母语激励源,社会是汉语激励源,社区人员的实际语言能力,一般情况下,接近两种语言使用机率的折中值。语言模式转换的一般过程是,首先双语得到发展,纯蒙古语的使用受抑...
关键词:蒙古语 宁城县 语言接触 喀喇沁 实际语言能力 濒危语言 语言模式 社会交际 
喀喇沁蒙古族双语教育研究被引量:3
《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63-68,共6页宝玉柱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2008年6月28日-30日汉城"第六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
语言本身并没有阶级性,但语言文字的使用却深受国家制度的约束。特定语言在最大范围内的通行功能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便产生语言权威,体现在学校语言的选择及其安排顺序、国家对语言文字的规范上。语言文字教育与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
关键词:语言接触 蒙古语 双语教育 喀喇沁 
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4
《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85-91,共7页宝玉柱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项目编号:07BYY054)阶段性成果。
在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使用蒙古语言文字者的比例不到总人数的0.6%。1921-1936年间出生的70-85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从蒙古语向蒙古语和汉语双语过渡的时代;1938-1950年间出生的55-68岁年龄层次的人属于双语并用时代;1951-1990年间出生...
关键词:蒙古族 喀喇沁 蒙古语 双语 语言转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