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11JH011)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一兵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江西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现象学亚里士多德意蕴青年哲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海德格尔早期思想构境被引量:20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132-150,207-208,共19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号11JH011)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是海德格尔早期学术思想构境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他在深入思考遭遇性的有意蕴的世界的现象学呈现后,认为应重新解析日常世界的伪像,从而指认出有意蕴的遭遇性世界。意蕴不是认识论的范畴,而是一种遭遇性的存...
关键词:海德格尔 意蕴 世界 常人 
弱表现背后的强表现构境层--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学术研究》2012年第12期14-21,共8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1JH011)的阶段性成果
海德格尔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讲座中,呈现出一种不同表现内容的差异性思想构境,在讲稿之外的"活页"中,海德格尔是从现象学的语境中强力表现出此时已经初步形成的实际生活关涉论思想。"活页"文本中出现了一个在正式讲稿中并...
关键词: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现象学 活页 强表现文本 弱表现文本 
对哲学史与哲学的现象学先行追问——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东岳论丛》2012年第12期38-44,共7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号:11JH011)
海德格尔从现象学的解构立场出发,对传统的哲学史和哲学观念进行了重新理解。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史研究并不是追逐哲学家思想和文献的什么绝对的虚假客观性,而是与之发生一种复杂的解释学意义上的争执。哲学不应该是某种理论传递中现...
关键词: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哲学与哲学史 现象学解构 
坏的意向性:此岸世界的灰暗生存——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思想战线》2012年第5期48-53,共6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文献学语境中的海德格尔研究"阶段性成果(11JH011)
青年海德格尔认为,在动荡不居的生活中,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财富和新奇之物中失去自己,因为我们所欲求的生活的物性之有的本质其实为无。生命本身的毁灭不再是抽象性的关涉,而在操持性的时间——适时性和操持性的空间——虚无之中。被加重...
关键词:青年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意向性 适时 虚无 
实际生命:此在是一个在世界中的存在——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被引量:6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5-10,共6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1JH011)的研究成果
传统哲学认识论中的误解:一是主—客体二元模式;二是所谓无立场的客观性。这是海德格尔让我们预先要拒绝的误入歧路的两种陷阱入口。这个世界不是主—客体二分中的物性对象实在之总和,此在存在之所在的世界就是此在生存所遭遇的事情。...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主-客体二元模式 世界 遭遇 意蕴 
实际生活:在关涉性世界之中在此存在--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55-63,共9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文献学语境中的海德格尔研究”(项目号:11JH011)的阶段性成果
当青年海德格尔将胡塞尔的意向性归基为现实的实际生活后,他直接指认生活的本质为关涉,这是他把传统哲学研究中那个作为之间的主体性关系转换为主体对某物的有意向的活动的结果。关涉是践行中的意向的做,而正是这个关涉中的有意向的指...
关键词:海德格尔 关系 关涉 三个世界 
此在在其当下性的解释道路——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解读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6期24-30,共7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1JH011)
在1923年题为《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的讲座中,海德格尔提出,解释学讨论的主题不是已经死去的学术文本,而是文本背后每一个当下的此在生存。由此他认定,解释学的真正学术任务是将此在在其自身中的存在基本特性中显现出来。此在不是...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 “此在” 
青年海德格尔:从神学走向哲学被引量:2
《理论探讨》2012年第3期41-46,共6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文献学语境中的海德格尔研究"(11JH011)研究成果
青年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发展与转变是理解他全部哲学进程的基础,在大学学习阶段,海德格尔从神学转向科学,再从科学走向哲学。从神学到哲学,完全有可能是海德格尔此时内心中发生出来的真正向往,他不过是巧妙地利用了健康这一外部原因。...
关键词:海德格尔 哲学 神学 克拉拉Ereignis 
悲情的双曲线:关系意义中的生活废墟——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2年第5期1-9,共9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号:11JH011)
在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并非像常识所体验的那样,只是客观地发生,它从指引式的倾向开始,经过看不见间距的双曲线,最终在自我封闭的椭圆阻断中失去自身。并且,从动态的过程上看,它不过是通过某种不断返照和事先建构的复杂关涉才得以实...
关键词: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倾向 间距 双曲线 椭圆 
回到海德格尔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54-61,共8页张一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文献学语境中的海德格尔研究"(11JH011)的阶段性成果
在海德格尔的全部学术思想发展进程中,始终同步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之道路和双重思想构境——"克服形而上学"的争执性思想场域和"绝弃存在"的本有诗性之思境。克服形而上学,就是在重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开启的第一开端中,超越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 本有论 双重归基 构境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