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066)

作品数:63被引量:33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海平孙全胜周天策高广旭岳瑨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伦理生命伦理学道德大数据生命伦理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类增强的完美悖论及其伦理旨趣被引量:10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5-15,共11页田海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的阶段性成果。
以“NBIC”会聚(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会聚)为代表的当代科技革命,在人类增强技术的技术功能展现上,揭开了人类改造或人体增强的“无限光明”的道德前景,从而使得人类以技术方式追求完美、制造完美成为可能。然而...
关键词:人类增强技术 完美悖论 正义之战 伦理的“莫比乌斯带” 
大数据背景下城市治理范畴内的伦理冲突被引量:1
《现代城市研究》2021年第3期117-120,共4页郑春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
随着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日趋成熟,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更加精准、快捷、有效的方法,在城市现代化治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治理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
关键词:大数据 城市治理 隐私保护 伦理冲突 
生命政治对国家灾难叙事的伦理审视——兼论国家“抗疫”叙事模式的道德正当性问题被引量:3
《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1-17,共7页张轶瑶 田海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项目号:13&ZD066)的阶段性成果。
生命政治对国家灾难叙事的伦理审视,其对象不是权力治理,而是权力治理在危机治理中的道德合理性和合法性依据问题。由于国家在灾难事件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如果权力治理的道德意图在本质上与该国人民之价值诉求是相对立的,那么国家在...
关键词:灾难叙事 例外状态 赤裸生命 权力治理 
论马克思“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被引量:3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36-46,共11页孙全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研究”(2015MZD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
马克思“空间生产”不仅是关于空间的社会科学,而且是关于空间批判的理论形态。“空间生产”理论形态是辩证统一的动态有机整体,是批判主题、理论方法和价值取向三者紧密结合而呈现出来的逻辑结构。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资本主...
关键词:马克思 空间生产 资本批判 政治批判 理论形态 
人工智能时代的道德:让算法遵循“善法”被引量:2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5-13,146,共10页田海平 郑春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成果之一
人工智能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在逻辑上包含对人类道德的模拟。人工智能的规范者指引应从“人为自己立法”的原理中产生。对于智能体的伦理框架而言,“让算法遵循‘善法’”是一条自明性原则,可称为“算法从善”原则。该原则的第一个方面的...
关键词:人工智能 算法 道德 伦理 善法 
濒死与重生:论儒家生命伦理学价值基点之再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4-21,146,共9页胡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20世纪30年代伦理复兴思想研究”(2019M65168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家生命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19BZX115)成果之一
儒家生命伦理思想之传统始于先秦时期对人性的探讨,这一时期人本主义光辉是“人是目的”这一生命伦理原则的第一次集中展现。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社会治理的重心从秩序追求转向效用追求,人类伦理精神之光整体黯淡下去,呈现出一种“弥散性...
关键词:儒家 生命伦理 现代性危机 价值基点 
生命的政治隐喻与生命政治的现代性伦理构序被引量: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27-33,146,共8页张轶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2017年部属高校经费项目“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专题研究项目”[NX2017010]阶段性成果
生命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特征使得每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在经验世界中处于一种绝对内在的视角下,并依据某种身份认同而归属于某一政治共同体。这种生而为“承认而斗争”的伦理宿命就是人类生命中天然的政治隐喻。在现代性视域下,生命的自由...
关键词:生命政治 解放 权利 规训 权力治理 
道德形态学视域下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41-47,共7页李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儒家生命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19BZX1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
道德形态学视域下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为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中国话语体系。此研究主要是围绕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方法、中国话语、中国难题、中国形态与中国问题等主题进行,尤其涉及让生命伦理学说中国话以及如何说中国话...
关键词:道德形态学 中国生命伦理学 话语体系 
对康德“出于义务而行动”的理解
《智富时代》2019年第8期0208-0208,共1页赫秋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13&ZD066)的阶段性成果。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开篇指出,某一行为仅当是出于义务时才具有道德价值,这构成了康德“义务论”道德哲学的核心观点。本文将依据该条原理,剖析其含义并指出“敬重”作为唯一的道德情感在“出于义务”而行动时所发挥的作用,进...
关键词:出于义务 理性 动机 敬重 
立志的“自己本位”及其提升
《学海》2019年第3期68-73,共6页郭友兵 田海平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黑格尔自由观研究”(项目号:KYLX15_020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命伦理的道德形态学研究”(项目号:13&ZD066)的阶段性成果
立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政治现象。它通常以德性论的伦理样式塑造着人的志业追求和精神生活。然而,个体德性论视阈中的立志只是在与自我相涉层面,关联着我们做人的观念,一旦扩及更广大的社会和人类意义上的事业追求和精神生活,往往遭...
关键词:立志 儒家 马克思 毛泽东 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