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

作品数:500被引量:1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郁乐肖柳芙王建军邓晓芒尚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敬重卑微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小学生适读)》2025年第3期44-45,共2页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的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关键词:建设家园 蚂蚁 课文 
我所敬重的“忘年交”戴为然
《大江南北》2025年第2期14-14,共1页尹愚夫 
前江苏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为然,是我敬重的一位老领导。我跟他熟悉并结为忘年交,有下面这么几段缘分。上世纪末,我任泰兴史志办主任不久,市委打算在中共泰兴县委成立70周年之际,隆重举办纪念活动。其中一项,就是对原泰兴县...
关键词:史志办 江苏省委常委 纪念活动 戴为然 泰兴 中共泰兴县委 
“敬重”的现象学之思:从康德开始
《哲学分析》2025年第1期45-67,197,共24页张任之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斯·舍勒全集》翻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033)阶段性成果。
“敬重”概念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并受到了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等德国经典现象学家的关注。这些现象学家都对康德的“敬重理论”作出了诠释。跟随这些经典现象学家,可以从对敬重作为道德意识、作为道德动机、作为存在领会三...
关键词:康德 现象学 敬重 道德意识 道德自身意识 
智能技术广泛应用要敬重人的主体性
《视听界》2025年第1期132-132,共1页顾理平 
智能技术持续进阶的过程,是从体力上和智力上不断为人类劳动提供帮助,并开始逐渐替代人类劳动的过程。智能机器作为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功能的强化,给人类发展提供日益广泛的支持,也为人类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
关键词:智能技术 智能机器 主体性 轻松自由 独立性 
《悯农》之敬重
《文史知识》2024年第11期19-20,共2页过常宝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管子·治国》云:“栗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这是说,君王最应该关心的就是粮食,并以保障粮食生产为治国之要道。春秋时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王之 治国之道 春秋时期 粮食 价值观念 
不恭维而获得敬重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小学生适读)》2024年第10期28-28,共1页唐保民 
袁凯是明朝的一位诗人,年轻时没有什么名气。他后来之所以为天下人所知,离不开著名诗人杨维桢对他的推崇。有一天,袁凯跟几个朋友去拜访杨维桢,那是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杨维那天心情很好,看到窗外燕子呢喃,当即诗兴大发,写了一首咏燕...
关键词:杨维桢 袁凯 咏燕 诗兴大发 天下人 恭维 
敬重
《国企管理》2024年第8期123-123,共1页李同喜 
广玉兰又名荷花玉兰,《花经》所记:“终年苍翠,亭亭如盖,永拥春妆;花期亦不同,自黄梅至七月下旬,陆续开花,故不及白玉兰之花团锦簇,而香则过之。”一年四季,广玉兰都展示出超强的生命力。它活得从容而坚定,处处体现着奋发向上的豪情,彰...
关键词:广玉兰 荷花玉兰 白玉兰 樱花 花期 海棠 奋发向上 
敬重、召唤与承认:霍耐特承认理论视域中的德国观念论
《德国哲学》2024年第1期210-221,272,273,共14页洪楼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当代诠释研究”(项目编号:FJ2023B115)阶段性成果。
在霍耐特看来,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承认”术语的理论起源及其完整意义(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只有到了近代早期的德国哲学中才初现端倪。承认观念在德国首先是借助康德的“敬重”概念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它所包含的“平等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
关键词:霍耐特 承认理论 德国观念论 
论敬重作为道德动机的可能性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3期106-113,共8页何佳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道德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9BZX117)的阶段性成果。
“敬重”作为道德法则对意志产生的情感,被康德确立为动机的主观规定根据,然而介于感性与知性之间的“敬重”概念具有模糊性,这在康德理性主义框架中引起了关于“敬重能否作为道德动机”的当代争议。动机理智主义认为对道德法则的认知...
关键词:敬重 道德动机 意志 道德法则 道德情感 
敬重与易感性:康德批判时期道德情感理论的变迁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孙小玲 房荣慧 
敬重学说一般都被看作康德道德理论中的先天感性论,对一般义务易的感性学说则被视为康德德性学说的先天感性论,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涉到康德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道德理论与其九十年代的德性学说之间的关系,也关涉到康德道德情感理论的完整...
关键词:对法则的敬重 对一般义务的易感性 道德动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