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BW0703)

作品数:3被引量: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章乐刘次林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教育科研》《当代教育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不良心理报复心理告状教育契机妒忌心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小学德育教材中“问题”的比较研究——基于人教社两套小学三年级德育教材被引量:5
《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1期64-66,共3页章乐 范燕燕 
刘次林教授主持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反思>(BW0703)的阶段成果
通过"问题"呈现位置的比较,发现"问题"从利于教向利于学转变,从灌输向对话转变;通过"问题"类型的比较,发现"问题"从认知取向向情感取向转变,从知、情、行比例严重失调向三者协调转变,而且新教材更加重视综合型问题;通过"问题"表述的比较...
关键词:问题 小学德育 德育教材 
试论小学生“告状”中的教育契机被引量:5
《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54-55,共2页章乐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反思>(BW0703)的阶段成果
目前,教师对小学生“告状”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一是,学生“告状”是由于一些不良心理所造成的,如妒忌心理、报复心理、表现心理等,二是,教师减少学生“告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而非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这些片...
关键词:小学生 教育契机 不良心理 妒忌心理 报复心理 教师 
试论惩罚实施中的问题被引量:3
《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5期29-31,共3页章乐 刘次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转型时期我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反思>(BW0703)的阶段成果
惩罚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惩罚中隐性教育与其他显性教育的冲突,导致教育的不一致;惩罚方式与学生犯错后心理状况不匹配,导致惩罚无效;惩罚原理与兴趣原理发生冲突,导致选择困难;对缺乏凝聚力的班级采用集体惩罚,激化师生、生生矛盾;...
关键词:教育 惩罚 德育手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