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8)

作品数:51被引量:2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史春林李志文李秀英阎铁毅马金星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中国软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权仲裁南沙群岛海洋强国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海洋划界研究范式的困境与深化——以国际法理的语境回归为视角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130-137,共8页马玉 李志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阶段成果
海洋划界研究范式是对海洋划界问题进行理论化的解释、追问、反思的学术模式,其基本逻辑结构是分析海洋划界规则及其运作,归纳出海洋划界相关的国际法理,进而解决实践问题。但在单边国家利益驱动下,本应是客观中性的研究逐渐倾斜,限制...
关键词:海洋划界研究范式 国际法理 国家利益 人类共同价值 
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视角下的关键日期
《太平洋学报》2017年第8期40-50,共11页疏震娅 李志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大陆架划界对南海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和效应研究"(4140114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日期在20世纪20年代从实践中逐渐被提出并不断运用。关键日期意味着争端有关的所有实质性事实已经发生,关键日期之后发生的事情不能改变关键日期时的既存情势。当事方的权利也因而取决于关键日期时的情势。关键日期的难点在于如何...
关键词:关键日期 国际司法实践 国际仲裁实践 
日本《南海周边领土问题》报告中的关键日期问题评析被引量:3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疏震娅 张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ZD05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8)
关键日期是考察国际法争端中法律关系的时间维度,是争议的法律关系已经明确化的日期。关键日期对确认争端中的事实有重要意义,对证据材料的可采性有重要影响。日本有关研究将日本二战后放弃南沙群岛的时间确定为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的...
关键词:领土主权 南沙群岛 关键日期 
论南海断续线内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系——兼论如何从海法统合的角度维护南海断续线内历史性权利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陈琳琳 李天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8)
历史性权利是个具有一定抽象性的概念,来源于习惯国际法,其具体内容取决于国家实践。《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仅涉及历史性权利的"冰山一角",无法取代历史性权利在国际法上的作用。历史性权利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利既不相互排斥,也无...
关键词:南海断续线 历史性权利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利 
Handelsgesetzbuch·Fünftes Buch Seehandel德国《商法典·第五编 海商》被引量:3
《东南法学》2016年第2期215-246,共32页马金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海搜救合作的国际法问题研究”(15CFX0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590174)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2012年12月13日联邦议会和2013年2月1日联邦参议院分别通过的《海商法改革法》修订,2013年4月24日第十九号《联邦法律公报》第一部分第832页及之后公布,2013年4月25日生效实施。~①第一章船舶运输当事人第476条船东船东是指借助于...
关键词:营利 法律 船东 船舶 海商 联邦 商法典 公报 
论沿海国海上执法中武力使用的合法性——以“鲁烟远渔010号”事件为切入点被引量:7
《河北法学》2016年第9期94-103,共10页马金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海搜救合作的国际法问题研究>(15CFX07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6M59017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使用武力属于海上执法中的非常态行为方式。"鲁烟远渔010号"是近年来又一例中国渔船在他国海上执法中遭遇武力攻击的事件,由于国际法并不禁止在海上执法中使用武力,故沿海国使用武力实施海上执法存在法理基础。国际法中对使用武力执法...
关键词:海上执法 使用武力 程序瑕疵 合法性 紧追权 
南海仲裁案中国立场的主权理论解读被引量:4
《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9期1-8,共8页李志文 马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主权理论视角剖析南海仲裁案被掩盖的主权问题,现行国际法主权模式实质上是主权绝对性的特殊状态下,国家通过有意识地分化主权内容,放弃或淡化其外围部分以构建有秩序的外部环境,使主权的核心内容得到更好的保护。南海仲裁案属于错误...
关键词:中菲南海仲裁案 中国立场 主权理论 
论客观目的解释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179-183,共5页吴煦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不完全契约研究"(11YJC82013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洋行政体制改革的法律保障研究"(13BFX03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涉海管理体制及海上执法力量建设研究"(13JZDH040)
客观目的解释通过对法律目的和法律意图的区分,认为法官在法律解释时,不应追问原立法者的意图,而是赋予其满足当今正义要求的意义。因此,法律文本便脱离了立法者而具有本身的目的。法官根据案件当时的客观情况不再拘泥于立法意图进行判...
关键词:客观目的解释 法律意图 实证主义 客观说 
专属经济区剩余权利的价值核心化与属性复合化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3期166-170,共5页车流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48)
现代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剩余权利学术研究多侧重于涉及军事和政治的研究,研究对象多关注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十分重要,但实际上这种研究趋势忽视了专属经济区最为本质的属性与价值需求,应明确剩余权利经济价值取向的内核...
关键词:专属经济区 剩余权利 价值核心化 属性复合化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评述——结合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问题被引量:5
《国际法研究》2016年第3期55-63,共9页密晨曦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与邻国海洋权益争端问题的国际法理研究"(12JZD048)支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程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菲律宾借此将南海问题予以拆分、重组和包装,在中国已根据该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管辖声明的前提下,将中菲在南海的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单方提交仲裁。国际条约的签署以国...
关键词:南海仲裁案 争端解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强制仲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