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ZB14041)

作品数:7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桂芝周同陈楠吴开胤张冬青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生命科学》《中国微循环》更多>>
相关主题:树突状细胞细胞粘附细胞迁移粘附分子免疫应答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DC-SIGN and Immunoregulation被引量:11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第4期279-283,共5页Tong Zhou Yongxi Chen Li Hao Yanyun Zhang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9970340,No.30570865);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ghai(No.02ZB14041,No.034119916).
Dendritic cells (DCs) are known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professional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so far. It could activate primary immune response, and also downregulate immune response. DCs have a unique character of ...
关键词:DC DC-SIGN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IMMUNOREGULATION 
树突状细胞与肾脏被引量:18
《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年第6期424-426,共3页孙桂芝 吴开胤 周同 张冬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3 9970 3 40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No 0 2ZB14 0 41)
树突状细胞是迄今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由粘附分子选择素介导进入炎症组织 ,激活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在一定条件下亦能诱导免疫耐受。研究表明 ,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而树突状细胞...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肾脏 
树突状细胞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分布与作用被引量:2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年第12期726-729,共4页孙桂芝 周同 张玉梅 张冬青 陈玉英 胡庆沈 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3 9970 3 40 ) ;卫生部科研基金资助 ( 982 2 83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0 2 ZB14 0 41)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中的分布与作用 ,以及抗 P 选择素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 DC的影响。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 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2 0 )和非治疗组 (n=2 0 ) ,按不同再灌...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树突状细胞 黏附迁移 P-选择素 
抗黏附治疗对大鼠急性肾损伤中树突状细胞迁移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微循环》2003年第5期273-276,共4页周同 孙桂芝 张玉梅 吴开胤 李晓 张冬青 陈玉英 胡庆沈 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340);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98-2-28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ZB14041)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P-选择素、ICAM-1及树突状细胞(DC)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以及抗P-选择素单抗的抗黏附抑制及其防治效果。方法 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P-选择素单抗治疗组(n=20)和非治疗组(n=20)。按不同再灌...
关键词:黏附分子 树突状细胞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抗黏附 
树突状细胞在人类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中国微循环》2003年第4期208-210,F002,共4页周同 李晓 孙桂芝 吴开胤 胡庆沈 陈玉英 张冬青 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997034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ZB14041)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在人类肾炎肾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肾活检和临床资料确诊的不同类型肾炎患者133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与低照度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检测方法 ,观察树突状细胞在肾炎患者肾组织中分布与改变...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肾炎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活检 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 低照度荧光显微镜图像分析 
协同刺激分子与疾病被引量:2
《生命科学》2003年第5期299-303,共5页吴开胤 孙桂芝 周同 陈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34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ZB14041)
在T细胞表面受体中,除TCR外,协同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目前较熟悉的协同刺激分子及其配体有: CD40/CD40L、B7-1/B7-2-CD28/CTLA-4、ICOS-B7RP-1。最近人们又发现了CD2-LFA3、CD5-CD5L、4-1BB/4-1BBL、HAS等新...
关键词:协同刺激 T细胞活化 免疫调节 
细胞粘附与树突状细胞迁移机制被引量:36
《生命科学》2002年第6期379-382,372,共5页刘巍 周同 史浩 孙桂芝 陈楠 张冬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34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2ZB1404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迄今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DC体内迁移机制与其分化成熟、表型转换及生物学功能发挥密切相关。粘附分子及其介导的细胞粘附参与了DC的迁移机制。深入研究DC迁移的分子基础,有助于进一步阐明DC的...
关键词:细胞粘附 树突状细胞 迁移机制 粘附分子 细胞迁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