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99)

作品数:38被引量:28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文明陈永华董婷汪瀚汪美霞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成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更多>>
相关主题: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帕金森病肝纤维化发病机制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肝豆灵联合DMPS治疗对Wilson病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年第11期2172-2175,共4页高雁楠 杨文明 陈怀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37359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肝豆状核变性)临床防治中心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规财发〔2013〕41号)。
目的:观察肝豆灵联合DMPS(二巯丙磺钠注射液)治疗Wilson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转铁蛋白(UTRF)、免疫球蛋白G(UIgG)、β2-微球蛋白(Uβ2-MG)及α1-微球蛋白(Uα1-MG)等早期肾损伤指标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59例Wilson病...
关键词:WILSON病 肾损伤 肝豆灵 DMPS 
肝豆汤联合驱铜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平衡障碍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中国全科医学》2020年第24期3094-3098,共5页方向 金珊 杨文明 陈怀珍 傅亚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599);安徽省2019年度高校科学研究项目(KJ2019A0457)。
背景肝豆状核变性(W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病变基础为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紊乱,进行性肝病及神经系统症状是其常见特征。目前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案对WD的诊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许多学者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平衡障碍 湿热 治疗结果 
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和凝血常规指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安徽医药》2020年第6期1113-1116,共4页郝文杰 杨文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9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肝豆状核变性)临床防治中心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规财发[2013]41号)。
目的观察肝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血尿酸变化水平,分析该型病人血尿酸水平与肝功能、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肝型肝豆状核变性住院病人50例作为HLD组,健康人群30例作为...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尿酸 肝功能试验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丙氨酸转氨酶 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基于伏邪学说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被引量: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年第7期10-12,共3页郝文杰 杨文明 李祥 周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373599)。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小脑萎缩而致的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其与中医伏邪学说有着相似之处。文章主要从伏邪理论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以拓展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遗传性共济失调 伏邪学说 中医药 
杨文明关于肝豆状核变性辨治思路及经验撷菁被引量:2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4期1843-1846,共4页陈永华 杨文明 汪瀚 唐露露 江海林 魏涛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599);安徽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KJ2018 A0286)。
杨文明教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着力点,从疾病本身特点出发,倡导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及选方用药有着独特的见解。杨文明教授认为铜毒始终贯穿于肝豆状核变性的疾病过程中,而湿热内蕴、痰浊内生、瘀血内...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病因 病机 辨证论治 
杨文明治疗帕金森病经验被引量:1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年第2期107-109,共3页程婷 郝文杰 李祥 黄鹏 杨文明(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99)。
杨文明教授临证将帕金森病分为肝肾阴虚、痰热风动、血瘀动风三型加以论治,并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重视因人而异分期论治;用药注重顾护脾胃、重视肠道、活血化瘀,善用虫类药,中西医结合进行全程管理。
关键词:名医经验 杨文明 帕金森病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应用注意网络测试研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注意损害被引量:4
《中华全科医学》2019年第12期1998-2000,2086,共4页董文文 杨文明 董婷 汪瀚 汪美霞 王晓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3599);安徽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7zryb019);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08085MH263)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注意网络受损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及与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应用注意网络测试分别检查肝豆状核变性组及健康...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注意网络 认知 
肝豆灵片对Wilson病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10期4974-4977,共4页江海林 杨文明 唐露露 陈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599)~~
目的:观察肝豆灵片对Wilson病(WD)脑型痰瘀互结证患者基底节区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W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巯基丙磺钠(DMPS)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肝豆灵片治疗,治疗4个...
关键词:肝豆灵 肝豆状核变性 神经系统症状 局部脑血流量 
肝豆扶木汤对Wilson病肝纤维化TX小鼠肝组织TβRⅠ、TβRⅡ和Smad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9期4043-4047,共5页唐露露 杨文明 谢文婷 陶长秀 董婷 陈永华 江海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373599);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808085MH263)~~
目的:观察肝豆扶木汤(GDFMT)对Wilson病肝纤维化毒乳鼠(TX)小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βRⅠ)、2(TβRⅡ)及Smad4的影响。方法:40只TX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FMT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每组8只,8只DL小鼠作为正常组。各组给予...
关键词:肝豆扶木汤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2 SMAD4 
肝豆灵片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血管损伤因子及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江海林 杨文明 唐露露 陈永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73599)
目的探讨肝豆灵片(GDL)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血管损伤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TX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GDL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8只。另选取8只正常的DL...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 血管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