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34)

作品数:17被引量:15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姜迎春张志丹侯惠勤黄明理梁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粗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周年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的问题式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1-19,共9页张志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07&ZD03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从哲学渊源上看,杂糅多种思想资源的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解性。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深层问题式来源于以拉康精神分析概念为基础并杂糅了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阿尔都塞质询思想以及德里达幽灵逻辑等思想资源。梳理...
关键词:齐泽克 意识形态 问题式 
新社会 新国家 新文化——谈谈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核心与基本职能问题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100-110,共11页余新华 
侯惠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当代中国文化是和"当代中国"这个"社会组织"的经济、政治、主权内涵相匹配的,其核心内容是集中反映这个"社会组织"的历史地位、总体特征、内在要求及未来目标等,因而其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基本...
关键词:中国文化 社会组织 当代中国 
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的创新及评析被引量:5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105-114,共10页张志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齐泽克意识形态思想具有三大创新:从意识形态样态转型的视角揭示了仪式化意识形态是当今意识形态发展的趋势;从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视角把意识形态的自反方面及意识形态能够收编同自身距离的方式理论化,拓展了意识形态批判的传统范围;从...
关键词:齐泽克 意识形态 文化乌托邦 
“特殊的”与“总体的”意识形态——曼海姆对意识形态概念两重含义的区分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80-584,共5页牛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0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07&ZD034)
考察了卡尔.曼海姆"特殊的"与"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两重含义的异同,从心理学与认识论、本体论层面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过程进行追溯,剖析了两重含义在实质上是内在统一的。
关键词:曼海姆 特殊的意识形态 总体的意识形态 
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被引量:13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150-154,共5页张志丹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近几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逐渐为社会普遍关注,并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学界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三个理论问题展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 精神文明 唯物史观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特点被引量:2
《学海》2009年第4期5-9,共5页姜迎春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意识形态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性变迁的重要方面,其基本特点是:社会存在的结构性变迁是意识形态变革的基本动力,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极求变是意识形态变革的理论内驱力,民众认同的多元变化是意识形态变革的重要因素,"价值之争"始终...
关键词:改革开放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抽象人性论、“普世价值”和美国的文化战被引量:6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61-66,共6页梁孝 
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的"普世价值"并非普世的,而是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它来源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意识形态,抽象人性论是其思想基础。二战以后,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削弱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控制第三世界的发...
关键词:普世价值 抽象人性论 霸权 颜色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新旧道德之辨及其当代启示——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
《天府新论》2009年第3期44-49,共6页姜迎春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新旧道德之辨是中国近代、特别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热点之一,新旧道德之辨为马克思主义新道德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和民众心理基础。由对传统私德的批判转向对马克思主义新道德的追求,在实践上和逻辑上具有必然性。以新...
关键词:五四运动 道德革命 批判精神 实践精神 
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点--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被引量: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47-53,共7页姜迎春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批准号:07&ZD034)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表现出其群众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同其他思潮的竞争中彰显了...
关键词: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群众性 实践性 批判性 
马克思人性论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110-114,共5页黄明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07&ZD034);江苏省哲社基金重点项目(08MLA001)阶段成果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即由人来做和做人的(思想灵魂)工作,以人为中心,更加关注人和关爱人便是其内在逻辑要求。劳动本质论、社会关系决定论和需要本性论是马克思人性论思想的核心和人性分析的根本方法。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
关键词:马克思 人性 思想政治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