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人性论

作品数:80被引量:2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晓红肖永辉吴宏政杨思基赵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的发展理论对人性观念的批判继承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6期24-25,共2页陈新夏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抽象人性论辨析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抽象人性论做出了深入系统的批判。有论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抽象人性论意味着否定人性,并进一步认为从人性出发必然会陷入抽象人性论或唯心史观。这种解读在分析社会历史...
关键词:人的发展理论 抽象人性论 唯心史观 批判继承 人性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被引量: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3期42-51,235,共11页吴宏政 刘沫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08)。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问题的思考为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批判了“抽象人性论”的天赋人权,重新在历史唯物主义平台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目的,即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进而完成了对此前世界历史目的论的革命性变革...
关键词:世界历史目的 马克思 自由和解放 抽象人性论 
抽象人性解释不了历史
《历史评论》2021年第4期62-65,共4页张志丹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现实社会中,人性受到"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特权者的‘良心’也就是特权化了的良心"。所以,不能以人性说明历史,相反,只能以历史说明人性。在当下的历史研究中,一些人...
关键词:历史诠释 客观标准 抽象人性论 合法性地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良心 抽象的人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被引量:4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90-95,共6页张艳玲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立德树人’研究”(项目批准号:19VSZ089)的阶段性成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不同的道德哲学具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往道德哲学上的抽象人性论,立足实践活动,从社会关系角度理解道德,强调了道德的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有新的时代内...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教育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 不可替代 道德哲学 抽象人性论 特有功能 
认识“普世价值”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被引量:4
《理论与评论》2019年第5期88-96,共9页汪亭友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错误社会思潮辨析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研究”(19GJJB030)阶段性成果
揭露"普世价值"的实质与危害,需要我们用科学态度从理论上澄清错误宣扬"普世价值"的认识根源,廓清政治上思想上的迷雾。深入批驳"普世价值",要把价值共识、客观认识同"普世价值"区分开来,不能把抽象的人性作为"普世价值"存在的根据,不...
关键词:“普世价值” 价值共识 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 
三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被引量:1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7期87-87,共1页张有奎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颇为流行且危害极大的错误思潮,依据立场和动因的不同,它可分为认知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政治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三种类型。一是认知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问题。它以揭示真相的名义挖掘党...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种类 批判 认知类型 抽象人性论 错误思潮 价值类型 英雄人物 
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的三重特性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2期90-91,共2页李健 吴波 
在阶级社会里,主流价值观永远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和诉求的反映。尽管西方发达国家把自己的主流价值观描述成“普世价值观”,但这只不过是资产阶级惯用的障眼法。第一,理论本质的抽象性。一方面是从抽象人性论出发进行理论演绎,有...
关键词:主流价值观 当代西方 特性 西方发达国家 阶级社会 普世价值观 抽象人性论 自由与平等 
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清和抵制错误文艺思潮被引量:4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第8期29-31,共3页董学文 
核心要点●当前存在的错误文艺思潮大致有两种,即抽象人性论思潮和隐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抽象人性论思潮鼓吹文艺创作要“肉身化”、“私语化”、“欲望化”,主张将文艺引向对自然人性的张扬和对感官刺激的渲染。这一思潮常与“去价...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文艺思潮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抽象人性论 抵制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创作 
浅谈马克思主义对抽象人性论的批判
《学园》2018年第2期7-8,共2页谭亮亮 张饶莘 
抽象人性论是西方社会推行普世价值的逻辑起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人性观批判抽象人性论,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话语权,驳斥普世价值论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抽象人性论 话语权 
自然伦理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79-87,共9页吴宏政 杜晓雯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6B31)
自然伦理包括两个向度,即"抽象人性论向度"和"历史唯物主义向度"。在抽象人性论向度上,自然伦理坚持从人性出发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立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抽象人性论向度,开创了自然伦理的历史唯...
关键词:自然伦理 抽象人性论向度 历史唯物主义向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