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8165)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旭东刘庆华曾抗美冯栩郝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环境科学》《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菌剂SP抑菌试验蛋白质组学功能菌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株高浓度苯胺、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被引量: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第2期252-255,共4页武洪杰 谭周亮 刘庆华 李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678165);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No.2007AA06A409)资助~~
从某生活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够以苯胺或苯酚为唯一碳源、能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菌株ANP.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Delftia sp.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菌株利用苯胺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6.0...
关键词:苯胺 苯酚 降解菌 Delftia sp. 邻苯二酚双加氧酶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处理突发污染的效果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第11期1181-1185,共5页武洪杰 谭周亮 刘庆华 李旭东 
国家"863"项目(2007AA06A4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G-055)
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快速、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AN-P1,鉴定为Rhodococcus sp..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苯胺通过间位途径降解.菌株AN-P1利用苯胺生长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为6.0,最适生长浓度为2000mg/L,最佳接种量为0.30‰.将...
关键词:苯胺降解菌 RHODOCOCCUS sp. 苯胺废水 突发污染事故 
多株功能菌的混合培养被引量:1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年第4期523-528,共6页冯栩 李旭东 曾抗美 刘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6781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No.KSCX2-YW-G-008)资助~~
以自行研制的功能菌为对象,通过菌体生长曲线与基质消耗曲线的比较与分析,研究不同菌混合培养时各菌的生长与单一培养时的差异.结果显示,功能菌FPN、FEm、FCB和F10单一培养时,菌体生长过程服从修定的Logistic方程,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
关键词:功能菌 菌剂 混合培养 抑菌试验 动力学 
运用神经网络分析电流测定堆肥系统中的对苯二酚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08年第9期2678-2683,共6页李文卫 章毅 李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8165);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4AA6493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G-008)
针对生物传感器检测堆肥系统中对苯二酚时存在的检测范围较小和检测精度不高等问题,在分析漆酶生物传感器检测电流信号的基础上,以传感器响应电流为输入变量,以对苯二酚浓度为输出变量,建立了神经网络(ANN)模型,对网络进行了优...
关键词:神经网络 生物传感器 对苯二酚 堆肥 回归模型 
紫外线诱变提高特效菌的降解性能被引量:3
《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第9期807-812,共6页冯栩 李旭东 曾抗美 刘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6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SCX2-YW-G-008)
采用紫外线诱变法对6株特效菌进行处理,考察了诱变前后菌株理化性能及对难降解底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线诱变使菌株形态和ERIC-PCR指纹图谱发生了明显改变;诱变后的菌株对目标难降解底物的降解能力均得到改善,其中,PNCB3、CB4...
关键词:生物强化 紫外诱变 菌剂 难降解有机物 
宏蛋白质组学:探索环境微生态系统的功能被引量:1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第2期270-275,共6页郝纯 刘庆华 杨俊仕 李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678165)~~
宏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概念和研究技术,虽然现在已经开展的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很少,但是在特殊极端环境中功能基因表达、特殊功能蛋白质的开发、生态元素循环等研究领域,宏蛋白质组学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通过介绍并...
关键词:宏蛋白质组学 环境微生物 蛋白质组学 微生物群落功能 微生态 
超声波处理的污泥厌氧消化能量效率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第2期188-192,共5页刘春红 苏春江 杨顺生 李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165)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分别以超声波预处理污泥的投配比(占总污泥量的比率)为30%,50%,70%,消化污泥停留时间为27,20,16 d组合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污泥的时间为50~90 s时,消耗能量相对少;超声击破率在3%~4.2...
关键词:污泥投配比 污泥停留时间 超声击破率 能量效率 
用ERIC-PCR技术分析炼油废水生物强化处理菌剂及其抗负荷冲击能力被引量:2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7年第5期717-721,共5页郝纯 李旭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678165)~~
运用ERIC-PCR技术,分析研究了炼油废水处理菌剂的组成,以及炼油废水处理系统在受到高负荷冲击时,投加高效炼油废水处理菌剂的生物强化系统和对照系统中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高效菌剂的处理系统抗高负荷冲击和恢复系...
关键词:ERIC—PCR 菌剂 炼油废水 负荷冲击 微生物群落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