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BA110324)

作品数:11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莫然黄勇李贺黎沛昕莫雷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市公安局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学报》《西部法学评论》《政法论坛》《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实证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态刑事诉讼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年刑事审判启动心理干预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39-144,191,共7页莫然 任慧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EBA110324)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最先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继而推广至全国,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然而这项改革实施状况并不理想。以广州市两级人民法院少年庭为样本,调查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心理干预...
关键词:心理干预机制 实证调查 心态不良犯罪 启动条件 
实证视角下我国目击辨认程序中的暗示行为及其规制被引量: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3-61,共9页莫然 刘婷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10324)的阶段性成果
目击辨认在世界各国刑事司法中都是一个十分常用的侦查措施,对于破获案件惩罚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击辨认结果的准确性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辨认过程中的暗示行为便是主要因素之一。运用法学实证研究法能够对我国目击辨认中...
关键词:目击辨认 实证研究 暗示行为 法学实验 文献调查 
未成年人保护视角下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李支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EBA1103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适用缓刑制度收效不明显的背景下,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应运而生。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有效处理了很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开辟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新方向。然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仍存在很多不足。基于保护...
关键词: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条件 决定程序 
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距离:未成年人量刑实证研究被引量:14
《政法论坛》2015年第4期140-148,共9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课题批准号:11Y49)阶段性成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量刑时应当充分考虑的5个酌定量刑情节: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在司法实践中,...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 实证研究 酌定量刑情节 回归分析 
认知型侦查询问模式实证研究被引量: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1-87,共7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11Y49)的阶段性成果
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错误的证人证言是导致冤假错案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证人证言的准确性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的重大课题。侦查询问活动对证言的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此,西方国家通过对传统的侦查询问模式进行改革,创设了一...
关键词:侦查询问 认知型侦查询问模式 证人证言 准确性 
签名对个体诚实度和道德感的影响被引量:6
《心理学报》2014年第9期1347-1354,共8页李贺 莫雷 罗秋铃 莫然 俞梦霞 黎沛昕 衷禾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批准号:EBA110324)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项目(项目号:J1310031)项目
探讨签名的位置以及是否预告签名信息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不同承诺形式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影响的机制。实验1比较不同签名的位置与是否预告签名信息两种条件下,被试在有奖抛掷骰子的游戏中...
关键词:签名 启动 自我认同感 诚实度 道德感 
心理强制时代的有罪供述研究被引量:14
《河北法学》2014年第6期104-112,共9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11Y49)阶段性成果
刑事讯问从身体强制时代向心理强制时代的转型致使有罪供述的生成路径发生了重大转变,其类型也更加多样。这同时也加大了在诉讼中预防和识别虚假有罪供述的难度,以至于口供自愿性规则和口供补强规则两大口供证据规则的基石在心理强制时...
关键词:刑事诉讼 心理强制 讯问模式 有罪供述 自愿性 真实性 
未成年人心理偏态型犯罪及其防治被引量:2
《前沿》2013年第16期72-74,共3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课题批准号:11Y49)阶段性成果
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心理成因一直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探讨的重点。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未成年人因为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进而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与日俱增。此类犯罪行为与未成年人的不良心态有直接因果关系,呈现出与一般未成...
关键词:未成年人 心态不良型犯罪 预防 矫治 
广州市外来未成年被告人非监禁刑适用实证研究被引量:4
《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6期92-97,共6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课题批准号:11Y49)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以来,非监禁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少年刑事司法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近年来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率不断提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户籍差异一直是我国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在外来人口数量...
关键词:非监禁刑 户籍差异 外来未成年被告人 广州市 
未成年少女母亲“杀婴”行为的刑事责任——进化心理学与法学的对话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98-102,159,共5页莫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心态不良犯罪及其法律矫治措施研究"(EBA11032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及其法律矫治措施"(11Y49)
近年来,未成年少女产下婴儿后将其杀死的行为不断见诸报端,其中又以未婚先孕者居多,对这些亲手杀死刚出生婴儿的少女母亲究竟应当如何认定其刑事责任成为了法律上的难题。若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教育为...
关键词:未成年少女母亲 杀婴行为 刑事责任 进化心理学 宽严相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