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70060)

作品数:13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甄尽忠李胜伟陈冬仿李金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大学新乡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唐代政府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赈济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食与汉代帝王政治被引量:1
《天中学刊》2015年第2期115-119,共5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70060)
在天人感应思想极其泛滥的汉代社会,日食被看作帝王死亡、朝政混乱、强臣擅权、后宫干政之类的重大灾难发生征兆,因而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日食发生后,汉代帝王常下罪己诏反躬自省,并借机进贤黜奸,策免三公,以整肃吏治。同时,汉代...
关键词:汉代 日食 帝王政治 
灾异学说与两汉政治研究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4年第1期125-130,共6页陈冬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JA770060)
灾异学说是两汉时期极为流行的一种政治理论,经历了从灾异谴告、阴阳灾异到谶纬之学的演变过程,对汉代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日渐加深。灾异学说的主要目的是在神化皇权的同时限制和约束君主权力,避免皇权滥用。此外,灾异学说也是官吏和儒...
关键词:灾异学说 两汉 演变 约束作用 斗争工具 
唐代疫病流行与政府应对措施浅论被引量: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李胜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770060)
唐代是我国古代疫病的多发期,共发生31次。其特征是与自然灾害、军队和区域环境密切相关。频仍的疫灾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引发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并严重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疫灾发生后,唐朝政府及时采取了宣传普及防疫治疫知识、遣医施药...
关键词:唐朝 疫病 政府 应对措施 
周代的“施舍”现象及其体现的施政理念考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李金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政府救助体系研究"(09YJA770060)的阶段性成果
施舍于民是周代统治者在解决政治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究其缘由,则在于施舍行为具有极强的团聚民众、笼络人心的作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能否得到尽可能多民众的支持,关系到周天子及诸侯们的权力稳固、人身安危。而施舍于民在早期...
关键词:周代 施舍 施政理念 
论唐代的旱灾与政府赈济被引量:2
《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71-74,共4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9YJA77006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LS004)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尤其是旱灾,极其频繁,共计发生210次,主要集中在夏、秋二季,以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居多。频仍的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是绝收,引发大面积的饥荒;连锁发生蝗灾和疫灾等次生灾害;导致流民潮的出现和农...
关键词:唐代 旱灾 政府 赈济 蝗灾 疫灾 蠲免赋役 
论唐代的水灾与政府赈济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2年第1期266-271,305,共7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A77006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LS004)
关于唐代自然灾害与社会赈济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成果大量涌现。但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多是侧重于对自然灾害发生的总体状况及社会应对措施的研究(1),而对单项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及社会赈济方面,却鲜有提及。本文...
关键词:水灾 唐代 社会危害 政府 自然灾害 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生育救助措施浅论
《武陵学刊》2011年第5期68-70,共3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政府救助体系研究"(09YJA77006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国家救助体系研究"(2009BLS004)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官府都采取并实施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提供生育和抚育补助、免除其丈夫或家庭赋役、减轻孕妇和哺育期妇女的刑罚等。这些措施对促进人口的增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 生育 救助 
魏晋南北朝时期尊老养老制度述论被引量:2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57-60,共4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77006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LS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封建王朝对尊老、养老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养老于学校、赐官爵、赐几杖等尊老、养老制度和礼仪,并采取了设置国家养老机构、收养孤寡老人、赈济生活用品、减免其家人赋税徭役、刑律优免等具体的救助措施,使老人们得以...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尊老 养老 制度 
元代的“灾免”程序、标准及实效
《兰台世界(上旬)》2011年第6期68-68,共1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古代政府救助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7006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国家救助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09BLS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灾免",即因灾蠲免赋税徭役,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救灾措施之一。元代自然灾害极为频繁,据邓云特先生在其《中国救荒史》中的统计:元代一百余年间,受灾总共达五百十三次。其频度之多,实在惊人!"[1]25这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
关键词:实施程序 元代 标准 生命财产安全 救灾措施 自然灾害 社会秩序 救灾工作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旱灾与赈济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50-54,93,共6页甄尽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09YJA770060)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旱灾多发期,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和江南、中原及西北等广大地区。旱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各封建政权对赈灾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实物赈济、...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旱灾 赈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