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JD0008)

作品数:11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衣保中赵永春张立伟王姝杨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史学集刊》编辑部长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集刊》《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中国农史》更多>>
相关主题:正统金代金人理论诉求自称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入关前满族农业形态研究被引量:2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26-31,共6页衣保中 施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JD0008);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01YB1306);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个研究中心"研究专项(2014ZX3)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领导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建立后金政权。此后,后金政权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农事、安定汉民和督课农耕的重农政策,建立了由八旗"份地"、贵族"托克索"和"编户民"土地构成的封建土地制度,辖区农垦面积迅速扩大,粮食和经济作...
关键词:后金 农业政策 农业形态 
汉代匈奴粮食生产及其与中原的经济关系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史》2015年第2期52-64,共13页衣保中 王世红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黑龙江农业史>(01YB1306)
汉匈攻战表面背后所蕴藏的民族交流与互动是匈奴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汉人农耕文明的影响下,匈奴的粮食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农业在匈奴经济中占据了一定地位,伴随着交流与互动的深入,匈奴的粮食加工技术也得以发展,并出现了粮食所酿造的馬...
关键词:汉代 匈奴 关市 馬酒 粮食生产 
近百年来三江平原土地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8期109-114,共6页衣保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MZ03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JD0008);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01YB1306)
在100多年开发中,三江平原历经沧桑变化,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并确立了其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的基地地位,但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其土地利用的结构,森林、草场、沼泽面积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文章提出了三江平原农业开发...
关键词:三江平原 农业开发 环境可持续发展 湿地开发 现代企业制度 
金代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研究被引量:7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5-171,共7页赵永春 王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研究"(10YJA770072);项目负责人:赵永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项目负责人:赵永春
金代妇女获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主要途径是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达到一定品阶后的推恩。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凡符合封赠资...
关键词:金代 品官命妇 封赠 《金史》 《大金国志》 
近代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水田经营研究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衣保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朝鲜越境移民;中国朝鲜族形成及其对东北边疆形势影响的研究"(08BMZ03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黑龙江农业史"(01YB1306)
朝鲜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后,主要从事水田的耕作和经营。朝鲜移民在迁入我国东北时,大多属于十分贫穷的农民。他们为了获得一份耕种水田的工作,就必须从当地中国地主手里承租土地,与中国地主之间形成了一种租佃关系,因此朝鲜移民的水田经...
关键词:近代 东北地区 朝鲜移民 水田经营 
金人自称“正统”的理论诉求及其影响被引量:10
《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144-152,共9页赵永春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研究"(10YJA77007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
金人在初建大金政权之时,曾依据"封贡体系"的封贡理论,请求辽朝封册,以求取得辽政权对自己所建政权合法性的承认。当他们灭亡辽政权之后,又依据继承辽政权之"正统"的理论和思想,而自称"正统"。到了金熙宗时期,又不以继承属于夷狄的辽政...
关键词:金人 中国 正统 理论诉求 
金代盐使司职官特点被引量:5
《北方文物》2013年第1期71-73,78,共4页孙久龙 王成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
金代中期,金朝仿照北宋解盐司之制,在全国建立了山东、沧、宝坻、辽东、解、北京、西京等七个较大的盐使司,来管理全国的盐务事宜,其职官都是由汉族人来担任,同时这些职官大多都是进士出身,并且他们在离任以后,很大一部分出任了更高或...
关键词:盐业 盐使司 金代 盐务 
关于辽金的“正统性”问题——以元明清辽宋金“三史分修”问题讨论为中心被引量:6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期147-155,共9页赵永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东北民族的‘中国’认同与民族凝聚力研究"(10YJA77007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
辽宋金对峙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自称"正统",辽人和金人也自称"中国"、自称"正统"。元人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就围绕着纂修义例问题,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激烈争辩,绝非仅仅是史书编纂体例问题,而是有关辽宋金"正统性"的大问题。直至...
关键词:辽金 辽宋金“三史分修” 三史正统体系 元朝 明朝 清朝 
双重边疆: 古代中国边疆的特殊性被引量:6
《史学集刊》2012年第2期17-19,共3页杨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10JJD0008)
自夏商周到元明清,尽管中国王朝经历了多次统一与分裂的交替,但伴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自秦汉王朝形成汉人居中心,少数民族居边疆的格局后,历代民族分布的大格局基本因袭不变,中原与边疆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区...
关键词:中国边疆 历代王朝 边疆治理 古代中国 特殊性 少数民族地区 多民族国家 秦汉王朝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策被引量:5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117-120,共4页张立伟 衣保中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编号:10JJD0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09JJD810008)
农业竞争力是反映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准确判断及提升对于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总体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偏离份额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种植...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农业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法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