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W005)

作品数:29被引量:37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敬鹏赵宪章付骁张乃午郭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明清小说研究》《山东社会科学》《学术交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图像文学语言语图叙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被引量:22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73-88,209,共17页赵宪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也可以延异为书写的艺术,"语象""字像"和"书像"串联起两种艺术的图像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的理论批评即可名之为"文学书像论"。首先,同一篇文学写本,关注字像还是关注书像,决定了它可能被视为语言艺术还是图像艺术,"实用...
关键词:文学 书法 书像 艺术 
另一种讲述方式:鲁迅小说场景的图像呈现被引量:6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91-98,共8页张乃午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鲁迅的语象和图像关系研究"(KYLX_0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
鲁迅小说场景的图像呈现,主要包括图像对鲁迅小说故乡空间的重构。从学理层面来看,图像主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重置,打破语图之间的时空界限,主要表现在:预示性"顷刻"的选取,视角的融合以及场景中视觉元素的遗漏或增加。语象和图像一方面...
关键词:场景 “语图融合” “语图缝隙” 
小说插图与图像叙事被引量:47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第1期6-20,共15页赵宪章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项目编号:12AZW005];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支持项目阶段性成果~~
小说插图起源于唐代以降的"立铺讲唱",变文变相、话本插图等是目前可见的早期案头化存留,以明清白话小说为典范的插图艺术则是它的超越和复现。从现场讲唱到案头读本是小说叙事的折叠,"插图"就插在叙事册页的褶皱中,以其明见性召唤默存...
关键词:小说 插图 叙事 图像 
惩罚图像的语言再现——《檀香刑》新论
《中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赵敬鹏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15ZWC00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学成像及其语图符号学方法研究"(2016SJD75000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檀香刑》并不止于"展示"酷刑,而是通过展示达到对酷刑的批判。就酷刑展示的实质而言,这是"惩罚"图像对"罪行"的隐喻。进一步分析表明,惩罚图像生成于执刑表演的过程,但执刑表演还包括伴随惩罚图像的"声音"。声音与图像的理想关系是"唱...
关键词:《檀香刑》 惩罚 图像 语言 
语图符号学视野下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179-189,共11页张乃午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鲁迅的语象和图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KYLX_0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项目编号:12AZW005)
鲁迅文学的图像演绎模式,主要包括反抗式、颓废式、温情式三种。具体来看,鲁迅作品主题和封面图像相互文,封面图像超出了外在的装饰功能,具有阐释文学主题的功能,并与鲁迅的精神世界相联系。鲁迅的图像观影响着鲁迅的图像叙述实践,作为...
关键词:鲁迅文学 图像观念 图像情结 图像演绎 
《拉奥孔》之后:文学研究的视觉维度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11-15,共5页付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的阶段性成果
莱辛出版《拉奥孔》之后,众多中西学者转而探索文学的"内部形式",开拓了文学作品的视觉再现这一新问题域。文学作品能够再现人类视觉经验的学理原因在于,视觉是语言之源,由于语言符号最基本的功能是代替眼之所见,语言艺术就能再现目之...
关键词:《拉奥孔》 空间 描写 可视艺术 
《阿Q正传》语图关系研究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53-58,共6页张乃午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项目编号:12AZW005);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鲁迅的语象和图像关系研究"(项目编号:KYLX_0016)的阶段性成果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图绘最多的作品,艺术家们围绕其人物创作了大量的图像性作品。《阿Q正传》图像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象,文学的图像化并非将语言一一坐实,而是选择性地模仿语象,图像模仿语象主要通过"语图切换"的方式实现...
关键词:阿Q 语图切换 语图之争 
“文学图像论”视野下的中国“诗画关系”学术史重估被引量:7
《学术论坛》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赵敬鹏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15ZWC00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博士专项基金项目"<水浒传>文图关系研究"(JSNU2015BZ2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
"文学图像论"当属新世纪的"新学问",就这项回应图像时代的课题而言,百年来的中国"诗画关系"研究,脉络清晰并且极具启发性。现代意义上的"诗画关系"问题域在20世纪20年代便初具规模,较之古代学术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文人雅趣。但是,...
关键词:“文学图像论” “诗画关系” 文学危机 “语-图”符号 
论朦胧诗的“朦胧性”及其语言策略被引量: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8-55,共8页赵敬鹏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12AZW005);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水浒传>小说成像研究"(15ZWC002)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意味着文学研究要建基于语言的形式分析。就朦胧诗而言,"朦胧性"的根源是语言的审美复活,这一特点被作家充分认识并娴熟运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朦胧诗人具体的语言策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疏离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原...
关键词:朦胧诗 朦胧性 语言 语象 
论时间语象的图像化
《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120-124,共5页付骁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学图像论”(项目编号:12AZW005)2010年
“文学成像”即“文学的图像化”是中外常见的一种艺术现象,而“文学语象是文学图像的生成之源,而‘文学的图像化’ 说到底是‘语象的图像化”。
关键词:图像化 语象 艺术现象 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