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2D012)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姜昱子孔祥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方论丛》《江汉论坛》《学术交流》《黑龙江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戊戌维新时期戊戌维新文化观西学西方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自由与平等的自然底蕴与政治向度——戊戌维新时期自然科学观论析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39-45,共7页姜昱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12D012)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理论成果与实验成果在近代中国的戊戌维新时期为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们在大力阐扬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念时,或直接阐明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进步对于思想自由的巨大推动作用,或...
关键词:戊戌维新 自然科学观 自由 平等 
近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兼评《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肇始与嬗变研究》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53-157,共5页孔祥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12D012)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思想历程。期间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和新文化运动,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经历了由拒斥西方文化到逐步接受、最后以西方文化取代传统中国文化体...
关键词:近代中国 公共知识分子 心路历程 
戊戌维新时期文化观的变革
《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211-215,共5页孔祥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12D01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12542249)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观念,并推动了思想界文化观念的变革逐步走向深入。经洋务运动时期的发酵后,文化观的变革在戊戌维新时期达到了第一次高峰。在此时期,政治文明诉求发生重大转向,思想家们开始...
关键词: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 文化观 变革 
儒墨“爱”之同异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孔祥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12D01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和儒家在战国时代并称为"显学",两大流派在救世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将焦点聚集到了爱上,都努力从爱出发,来挽救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两家的不同在于"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吕氏春秋·不二》)。两家对爱的不同理解和阐...
关键词:儒家 墨家  兼爱 
康有为平等思想分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姜昱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12D012)
康有为在《实理公法全书》和《大同书》中分别以人人都由天地原质而生以及建立一个共而平等的社会为理论起点,论证了人的平等的应然性并否定了"三纲"存在的合理性。但同时康有为认为,实现平等不能靠骤进的革命,因此时民众智识尚未成熟,...
关键词:康有为 平等思想 三纲 哲学批判 
民本到民主的变奏——近代中国权利思想嬗变
《北方论丛》2013年第4期103-107,共5页姜昱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2D012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即民本——民权——民主。首先是肇始,其次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即经济基础,再次是西方思想的传入,启蒙了先进的近代中国人,正式提出权利概念,但只是初步的权利概念,并不完全具有现代意义...
关键词:近代中国 权利 观念 发展历程 
近代中国文化观的革新历程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3年第8期106-109,共4页姜昱子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近代中国权利哲学的肇始与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2D012)的阶段性成果;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青年课题"近代中国文化观的革新历程"的最终成果
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使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步进入中国人的视野,近代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也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开始了在比较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变革的过程中,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最初...
关键词:近代中国 中学 西学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革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