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740024)

作品数: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登桥姜艳艳秦洪庆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合肥师范学院学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蒲松龄研究》《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明清俗语辞书多模态X把字句多媒体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主观极性义构式“X得不能再X”特征分析被引量:4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114-119,共6页关承惠 秦洪庆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编号:13YJA740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极性义构式"X得不能再X"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构式,X的语义一般具有伸缩性。X多为形容词(A),其意义为"A的程度达到了极致",该意义也是"X得不能再X"构式的原型意义。X还可以为动词(V),X为动词时,该构式的意义为"V的程度达到极致"或"V导致...
关键词:X得不能再X 语义特征 形式特征 网络关系 
当代新兴“轻X”词族探微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姜艳艳 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批准号:13YJA74002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些年,汉语里涌现出大量的"轻X"词语,其中的"轻"与X的组成性语义弱化,整个"轻X"语义呈现整体化,"轻"俨然已经发展为一个类词缀。分析"轻X"词族的构成和分布,探讨其语义表达和词汇化,并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该新兴词族的流行动因。
关键词:“轻X” 类词缀 词汇化 
动画电影的多模态话语构建——以《大圣归来》为例被引量:2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46-51,共6页姜艳艳 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动画电影集语言、文字、声音、光影、色彩、空间布局等符号系统于一身,是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在视觉语法的理论框架下,对个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进行分析,探究该影片如何通过语言、颜色、画面布局、拍摄视角、聚焦等构建多模态语篇...
关键词:多模态 动画电影 视觉语法 
明清俗语辞书编纂体例探微——以《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所收诸书为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51-55,共5页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3YJA740024)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收录广义俗语辞书二十种,可分为求义类辞书、释义类辞书、溯源类辞书和教读类辞书四种。文章分别归纳了此四类辞书的编排模式、释义模式、书证来源等内容,并说明了各自特点,由此可以窥探明清时期俗语辞书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明清 俗语辞书 编排模式 释义模式 书证来源 
明清俗语辞书对词语形成途径的探索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16,共6页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13YJA740024)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求义类和溯源类辞书的释词中含有大量的溯源成分,从词语溯源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近代汉语词语形成的几种途径,主要有古语缩略、化典成词、词汇化、析音成词、合音成词、合字成词和相因成词等。虽然诸辞书的编纂者已...
关键词:明清俗语辞书 词语溯源 词语形成 
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把”字句的教学为例被引量:8
《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91-93,共3页姜艳艳 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40024)
与英语教学界相比,多模态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以对外汉语"把"字句教学为例,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调用不同模态使学习者获得多种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和表达,以引起人们...
关键词:多模态 对外汉语 “把”字句 多媒体 
聊斋博戏与明清之际山东博戏习俗探析被引量:1
《蒲松龄研究》2015年第2期161-169,共9页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3YJA740024);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聊斋文学中主要记录了博棋、骰子、牌类、钱戏、斗戏、蹴鞠和投壶等七大类博戏,玩法繁多,流行范围广泛,很好地体现了明清之际山东一带丰富的博戏习俗。这些博戏的功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作休闲雅戏;一是用作赌钱手段。前者博戏追求精神感...
关键词:聊斋文学 博戏 特点 社会影响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方言词语补证
《铜仁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63-65,共3页李登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13YJA740024);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传统语言学视域下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所辑诸辞书以收俗语常言为己任,其中包括诸多方言词语。从考释方式上看,诸辞书编者对方言词语重考源而轻释义,对语义和音义结合的理据考查过少,有待进一步补充说明。
关键词:明清俗语辞书 方言词语 补充 考释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因声求义例说被引量:1
《汉语史研究集刊》2013年第1期495-507,共13页李登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俗语辞书发展史研究”(13YJA740024);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传统语言学视域下的《明清俗语辞书集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明清俗语辞书集成》共收录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俗语辞书二十部,其中的求义类辞书多有考据成分,因声求义是各书普遍采用的主要求义方法,此求义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词义问题:一是(?)联同源词,二是揭示转语,三是辨明通假字。
关键词:明清俗语辞书 因声求义 同源词 转语 通假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