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14被引量:6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朗彭华新欧阳宏生朱天张诚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深圳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闻战线》《编辑之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民生新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嬗变舆论监督核心价值观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公关背景下的新闻权力嬗变被引量:2
《编辑之友》2015年第12期35-40,共6页彭华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
当代新闻有个奇特的现象,即民间公关开始介入编辑流程,并与权力发生关系。公关介入之后的新闻权力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新闻"专权",90年代新闻向公关的适度"让权",2002年之后,随着民生新闻的渐趋繁荣,故事化编辑理念出现,...
关键词:新闻权力 现代公关 新闻编辑 
框架理论视域下互联网圈子的传播结构认知被引量:1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128-132,共5页朱天 张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AXW014)的研究成果
"信息加工学说"的引入,将传播行为的驱动力量指向了互联网圈子的认知架构,进而出现了一种以认知勾连传播结构与行为的研究路径。沿此思路并结合框架理论的相关观念继续观察便不难发现,通过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去继承社群规范与博弈社...
关键词:互联网圈子 传播结构 认知架构 框架理论 
论移民文化与当代电视受众变迁——基于对“外地人”身份焦虑的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41-146,共6页彭华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电视民生新闻与外来工的归属感建构研究"(GD14CXW01)阶段性成果
人口的"流动性"是当代社会的一种人文景观。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和融入现代性社会的身份凭证,当前人口流动和社会迁徙的频度几乎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高,从而生产出新的城市文化形态——移民文化。电视受众的当代分析,无法回避这...
关键词:移民文化 外来人口 电视受众 身份焦虑 身份重拾 
论民生新闻的发展路径与品质提升——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被引量:10
《中国出版》2015年第17期44-47,共4页李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民生新闻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民生新闻发展路径与品质层面。在发展路径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了丰富的"公共性",推动着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型与发展;在新闻品质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引领民生新闻由琐...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民生新闻 发展路径 品质提升 
媒体融合下电视的反馈机制与评估新路被引量:3
《中国电视》2015年第9期82-85,共4页晏青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AXW014〉的研究成果
媒体融合给电视业带来一次更新换代的机会。网络点播已成为电视观看的新常态。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4.33亿。除电影外,电视剧、综艺节目是视频用户最为偏好的内容。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改变了传统电视收视活动。作为一种新...
关键词:媒体融合 视频用户 网络受众 反馈机制 综艺节目 传播媒体 收视行为 新媒体技术 人性化设计 中国电视节目 
效果研究的新范式:认知传播学——“后媒介”视阈下的学科构建被引量:4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18-123,共6页欧阳宏生 朱婧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
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融合中完成跨学科的体系重构。认知传播既可作为研究对象,从传...
关键词:认知传播学 效果研究 范式创新 学科建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民生新闻被引量:3
《青年记者》2015年第8期26-27,共2页李朗 欧阳宏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AXW014)阶段性成果
“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与灵魂。人民,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以民为本”,同样是民生新闻的价值内核与价值追求。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生新闻 以民为本 价值内核 价值走向 价值理念 契合性 相关性 
论主流意识形态在电视新闻中的生产机制被引量:4
《编辑之友》2015年第3期67-71,共5页张雯雯 徐明卿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欧阳宏生
大众媒介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电视通过声画符号系统进行意义生产,并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建构和传播。意识形态的建构可以视为一个表意过程,其呈现、表达、传播往往通过"文本"来实现,电视新闻文本的意识形态研究重点在于分析电视如何形成大...
关键词:电视新闻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 符号意义 受众参与 
论当代“媒介反腐”的生存空间与结构优化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73-77,共5页彭华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AXW014)的研究成果
伴随着中国政治文明进步和媒介环境发展,"网络反腐"成为一道媒介景观,同时也进入了不少研究者视野。但是,在媒介语境中,建设性的"反腐"理应涵括"网络反腐"与"新闻反腐"两种模式,形成平行的"媒介反腐"双轨结构,催化传统新闻与网络媒体的...
关键词:媒介反腐 网络反腐 新闻反腐 舆论监督 网络媒体 
从“职业报料人”看新闻活动主体的境遇变迁与身份变异被引量:5
《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89-100,共12页彭华新 
国家社科基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发展走向研究"(13AXW014)项目成果之一~~
20世纪末,"报料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源"嵌入了新闻生产过程,成为事实上的"新闻活动主体"。但当时的"报料人"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从对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的媒介实践观察,"报料人"完成了职业化转向,实现了体量上的群体化、队伍上的组...
关键词:职业报料人 新闻活动 身份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