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FX020)

作品数:15被引量: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本顺陈景良吴欢张文勇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发展》《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宋代司法唐宋变革司法职业化司法公正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宋代司法传统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2
《师大法学》2017年第2期3-24,共22页陈景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的导论部分
研究宋代司法传统,必须以丰厚的史料为基础,阐释的方法离不开西方的视野,而坚持的立场则必须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理性思维的求真、价值关怀的向善,是宋代司法传统的两个面向,具体可从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司法主体以及司法实践这...
关键词:宋代司法传统 士大夫群体 翻异别勘制 
明清律典“例分八字”源流述略——兼及传统律学的知识化转型被引量:6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41-49,共9页吴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C023)法治文化的传统资源及其创造性转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FX020)宋代司法传统的理性与经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08JJD820161)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
"例分八字"是中国传统律学和律典中的固有词汇,最早约见于宋人傅霖撰《刑统赋》,是对历代律典中最常用的"以"、"准"、"皆"、"各"、"其"、"及"、"即"、"若"八字的提炼总括,后经宋元律学家进一步疏解释义。《大明律》始附"例分八字之义表"...
关键词:例分八字 明清律典 传统律学 成文法传统 知识化转型 
传统“经、权”观与宋代司法
《宋史研究论丛》2017年第1期130-145,共16页张文勇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时期,统治者面对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巨大变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经权学说并以之作为法律指导思想,表现为在司法实践中变通法律的刻板规定,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自身特点或审判机制,由此大大促进了宋代法律的进...
关键词:  宋代 司法 立法 
传统“经、权”观与宋代司法
《宋史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91-102,共12页张文勇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的阶段性成果
府谷县文管会藏《折克俭墓志铭》,志主折克俭(1048—1098)是北宋府州豪族折氏家族成员。志文详载折克俭少年读书的事迹及其多次领兵出界的战斗,并因此步步升迁的履历。从折克俭少年读书的记载,略可窥见府州及折氏文风渐开;他多次参加的...
关键词:折克俭 折克行 府州文风 宋夏战争 
宋代司法公正的制度性保障及其近世化趋向被引量:10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3-111,共9页陈景良 吴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传统的理性与经验"(10BFX020)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招标项目"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08JJD820161)阶段性成果
司法活动欲实现为社会运送正义的价值目标,必须首重制度设计。宋代司法传统中的一系列制度,不仅使仁爱司法理念得到践行、法官职业素养得到提升,而且还使司法制衡机制得到强化,审判程序设置更加精密,司法辅助制度更加完善。这些举措是...
关键词:司法公正 宋代司法传统 整体性突破 近世化趋向 唐宋变革 
论宋代亲属财产争讼的司法艺术风格与精神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56-164,共9页张本顺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一般项目"宋代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亲属间财产争讼频繁的社会变动情势,宋代法官擅于运用儒家人伦情理铸造亲民形象,在司法调解时重视以法促调、释法说理与解疑工作,以感化争讼者接受调解以息讼;当儒家人伦情理对于亲属间财产纠纷调处无效时,又不囿于情理,而是在证据...
关键词:宋代法官 亲属财产争讼 司法艺术风格和精神 
职业化趋向与制衡化特征:宋代司法传统再审视——“宋代司法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建设”研讨会综述
《云梦学刊》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吴欢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中国政法大学)重大招标项目"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项目编号:08JJD8201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传统的理性与经验"(项目编号:10BFX020)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12月20-22日,“宋代司法文化与现代法治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开封市举行。本次会议由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发起,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河南大学法学院承办。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晋藩,中国法学会...
关键词:文明建设 现代法治 司法文化 研讨会综述 宋代 司法传统 职业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清明时节说包公:包公“司法之神”形象的形成动因与观念基础被引量:7
《法学评论》2014年第3期185-193,共9页陈景良 吴欢 
国家2011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传统的理性与经验”(项目编号:10BFX020)的资助
包公作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的"司法之神",其形象是通过宋元明清近千年的层累叠加,通过笔记、话本、杂剧、小说等载体糅合铸就,由老百姓在生活中自发形成。除了传统清官情结和包公个人人格魅力之外,传统司法文化对人格道德力量的褒许,赵宋...
关键词:包公 司法之神 司法公正 宋代司法传统 司法职业化 
证据定谳与依法审断:宋代民事诉讼之特色
《学术交流》2014年第6期88-92,共5页张本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
传统"伦理司法"旧说不承认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具有确定性,然而,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人生均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巨变时期,伴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勃兴、财产流转关系的复杂化,以田宅为核心的民事争讼无日无之。基于此,宋代法官...
关键词:社会变动 民事诉讼 证据定谳 依法审判 
唐宋州县治理的本土经验:从宋代司法职业化的趋向说起被引量:11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1期111-125,共15页陈景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司法传统的理性与经验"(10BFX02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重大招标项目"唐宋社会变动与法律变化研究"(08JJD820161)
唐宋之际,国家的治理方略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自唐开元年间,国家治理的重点由中央转向了地方,提出了"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治国用人原则,二是自唐中期之后至五代十国,再到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及土地私有制的深入发展,国家的治理...
关键词:唐宋州县治理 司法职业化 断由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