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顺

作品数:41被引量:9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期待可能性法官司法亲属拒证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天府新论》《法学杂志》《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法制与经济(中旬)》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中的善治艺术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7年第3期108-120,共13页张本顺 陈景良 
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专项任务课题“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FB5005);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卡迪司法说’之批判--以宋代诉讼证据制度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4A375)
司法的最高境界是善治艺术。中国古代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司法官员们,能够高度自觉地将其道德良知、人文关怀、博爱精神、美学原则以及正义情感,以艺术性的方式、方法与风格,创造性地表达并融贯于其自身的司法实践过程之中,最终有效地化解...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司法善治 “父母官诉讼” 德礼教谕 艺术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政府履行职能中的运用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6,共6页张本顺 刘俊 
2015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政府履行职能中的运用研究"(A2015022);2015年淮北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卓越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之探索--以淮北师范大学法学专业为例"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党和政府在治国理政中提出的重要科学论断。为实现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政府在履行职能中必须坚持合法合理、程序正义、权力制约与监督、权责一致、公平公正、保障人权等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唯有如此,中国才算是真...
关键词:法治政府 行政主体 行政公务人员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变革与转型:南宋民事审判“断由”制度生成的历史成因、价值功能及意义论析被引量: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22-31,共10页张本顺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卡迪司法’说之批判--以宋代诉讼证据制度为视角"(SK2014A375);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专项任务课题"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艺术研究"(14SFB5005)的阶段性成果
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伴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妄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法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讼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
关键词:南宋 近世化 民事审判 断由 价值功能 确定性 伦理司法 
宋代亲属财产诉讼中的“利益衡平”艺术及其当代借鉴被引量:4
《兰州学刊》2015年第6期106-114,共9页张本顺 陈景良 
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专项任务课题"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艺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FB5005);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卡迪司法’说之批判--以宋代诉讼证据制度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4A375)
在社会变动情势下,宋代亲属间争财竞产,无日无之。宋代法官们在涉及居丧嫁娶、奁产性质、不孝子免惩、田宅交易、户绝立嗣继产、遗嘱继承等亲属间财产诉讼中,能够根据具体个案事实,在综合考量法意法理、民意民情、风俗习惯、血缘伦理的...
关键词:宋代法官 亲属 财产争讼 利益衡平 审判艺术 启迪与借鉴 
“推究情实,断之以法”:宋代士大夫法律品格解读——兼论中国古代伦理司法说之误被引量:3
《西部法学评论》2015年第3期40-55,共16页张本顺 刘俊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卡迪司法"说之批判--以宋代诉讼证据制度为视角>(项目编号:SK2014A375)的阶段性成果;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专项任务课题<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艺术研究>(项目编号:14SFB5005)的阶段性成果
在宋代民间诉讼风潮以及法律庞杂化、理性化、近世化的时代变迁下,宋代士大夫形成了"争诵律令"的习法风尚;树立了"在在持平如衡,事事至公如鉴"的司法公正理念;践行了"田婚之讼,惟以干照为主"以及"金科玉条,凛不可越"的依法审断精神。实...
关键词:宋代士大夫 民事审判 情理 依法审断 确定性 
南宋户绝立嗣继产讼案中的司法“利益衡平”艺术及其当代价值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张本顺 牛春景 
司法部2014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专项任务课题"中国古代司法审判艺术研究"(14SFB5005)
南宋时期,同宗族嗣子与异姓嗣子之间,同宗族嗣子之间以及同宗族嗣子与赘婿之间的户绝立嗣继产争讼频繁。南宋法官根据具体个案事实,在综合考量法意法理、民意民情、风俗习惯、血缘伦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两立"的司法"利益衡平"艺术方式...
关键词:南宋法官 嗣子争产 利益衡平 两立 审判艺术 当代价值 
反思传统调解研究中的韦伯伦理“类型学”范式——以宋代亲属间财产诉讼调解为中心被引量:1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42-55,共14页张本顺 
2014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卡迪司法〉说之批判--以宋代诉讼证据制度为视角>(项目编号:SK2014A375)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学说囿于西方韦伯"类型学"的研究范式而偏颇地认为:中国古代亲属间财产诉讼调解的准据全是儒家的宗法人伦情理。然而,在私有商品经济刺激、功利思想启蒙、血缘关系淡薄松弛的两宋变革时期,由于家庭、家族中财产争讼成员个体的证据...
关键词:宋代 韦伯“类型学” 亲属间财产争讼 官方调解 伦理 确定性 
论宋代亲属财产争讼的司法艺术风格与精神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56-164,共9页张本顺 
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一般项目"宋代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亲属间财产争讼频繁的社会变动情势,宋代法官擅于运用儒家人伦情理铸造亲民形象,在司法调解时重视以法促调、释法说理与解疑工作,以感化争讼者接受调解以息讼;当儒家人伦情理对于亲属间财产纠纷调处无效时,又不囿于情理,而是在证据...
关键词:宋代法官 亲属财产争讼 司法艺术风格和精神 
证据定谳与依法审断:宋代民事诉讼之特色
《学术交流》2014年第6期88-92,共5页张本顺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司法传统中的理性与经验研究"(10BFX020);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2012BFX016)
传统"伦理司法"旧说不承认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具有确定性,然而,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人生均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巨变时期,伴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勃兴、财产流转关系的复杂化,以田宅为核心的民事争讼无日无之。基于此,宋代法官...
关键词:社会变动 民事诉讼 证据定谳 依法审判 
变革与转型:宋代田宅交易中“亲邻法”的诉讼成因、时代特色及意义论析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4年第4期66-73,共8页张本顺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宋代司法官群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BFX016)
两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思想的勃兴,宋人围绕"亲邻法"所引发的私有田宅交易之讼无日无之。其主要表现在不晓"亲邻法"、未遵守"先问亲邻"、"妄执亲邻"、制造伪契以及对田宅交易价格难以协...
关键词:宋代 社会变动 田宅诉讼成因 “亲邻法”特色 法律哲理 启迪与借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