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

作品数:35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国友徐灿唐科胡伟雷志斌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湖南第一师范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导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官场小说教学模式《沧浪之水》小说创作高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开头的功能与结尾的意义——以阎真的小说为讨论中心被引量:2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5年科研资助项目(XYS15S04)
精彩的开头不仅是吸引读者的手段,同时还承担着文本表达的功能。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为整个小说的情节走向、精神布局、思想表达打下了坚实的桩基。而好的小说结尾能从现实的沉浮中超拔出来,生发出"现实之上"的"心灵探寻"和精神意义。阎...
关键词:阎真 小说 开头 结尾 功能 意义 
精神预警,抑或为大地喊魂——论阎真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向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05-110,117,共7页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5年科研资助项目(XYS15S04)
阎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从多个侧面呈现了20、21世纪之交"世界"的真实,表达了对世界的关切和忧思。在世俗文化浪潮中,精神的旗帜被降下,人们处在对权和钱的深度迷恋之中。阎真的小说直面世界性难题、整体性危机和人类共同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阎真 现实主义 世俗化 精神预警 
文化夹缝之中的精神拷问——论《沧浪之水》和《活着之上》的价值建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43-48,共6页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5年科研资助项目(XYS15S04)
阎真的《沧浪之水》和《活着之上》直面知识分子在世俗化大潮中生存的艰难和精神的苦痛。两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均深陷于与其精神生存相伴相生的传统精神文化和与其现实生存密切相关的世俗文化的夹缝之中,小说由此写出了人物生存的无奈...
关键词:传统精神文化 《沧浪之水》 价值建构 文化夹缝 活着 拷问 主要人物 知识分子 
影响·契合·重生——《红楼梦》与阎真的小说创作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22-128,共7页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5年科研资助项目(XYS15S04)
在20、21世纪之交世俗文化背景下,阎真通过借鉴《红楼梦》创作艺术,以现实精神切入时代命题,实现了艺术继承与创造的文学努力。《红楼梦》可以视作阎真小说的前文本。《曾在天涯》《因为女人》仿效了《红楼梦》的回忆型叙事,而《沧浪之...
关键词:《红楼梦》 阎真 小说创作 
好莱坞镜像前的中国主旋律电影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09-113,共5页童业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W011);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XYS09S28)
中国主旋律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被认为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畛域,不具可比性。在追踪历史、考量现实后,对此进行否定。在此基础上,从意识形态表达的显隐、题材类型的多样、主创人员创作环境的自由与否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指出好莱坞电影对...
关键词:中国 主旋律电影 好莱坞电影 意识形态 题材 创作环境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潜在土壤侵蚀研究被引量:3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1-6,共6页谭诗 刘建祥 张科 王志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8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XYS11N07)
利用CSLE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在无水土保持工程和耕作措施条件下黄河中游河龙区间土壤侵蚀各因子特征值以及2011年的潜在土壤侵蚀情况.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因子和坡度坡长因子的分布与潜在土壤侵蚀的分布呈一定的相反趋势,土壤可蚀性因子...
关键词:潜在 土壤侵蚀 河龙区间 
汉英指人疑问词共现现象的句法位置研究被引量: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35-37,共3页唐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1年度科研资助项目(XYS11S06)
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汉英指人疑问词共现的句法位置,揭示了共现疑问句中英语共现wh-词移位和汉语疑问词原位的内在原因。英语共现疑问句中必须有一个共现wh-词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关键词:焦点 突显观 共现wh-词移位 疑问词原位 
心理现实和社会写实的双重观照——论《沧浪之水》的叙事特征被引量: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0-53,12,共5页郑国友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百年中国官场小说的历史形态及精神重建"(项目编号:13C15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度科研资助项目"百年中国官场小说的历史形态及精神重建"(项目编号:XYS12S09)的阶段性成果
阎真的《沧浪之水》在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在叙事上更侧重于写出池大为在进入官场后的心理状态、情感变迁及灵魂轨迹,是一部文学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心灵史。不管是在心理层面的主观表现,还是从社会现实层面的客观再现,《沧浪之水》...
关键词:《沧浪之水》 心理现实 现实主义 叙事特征 
谁和who在共现句中的非疑问用法比较
《文教资料》2013年第10期40-41,共2页唐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1年度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YS11S06)
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是疑问用法的引申用法。本文根据"谁"在共现句中的所指称的对象同话语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共现"谁"的非疑问用法几种形式:任指、例指、虚指、特指,并对比了英语共现who的非疑问用法。
关键词:共现句 任指 例指 虚指 特指 
论王跃文官场小说创作的“人民性”取向被引量:1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2年度科研资助项目"百年中国官场小说的历史形态及精神重建"阶段性成果(XYS12S09)
王跃文的"人民性"身份叙事深深影响着作家创作的情感姿态、题材选择和价值认同,并进而在其创作中融合成更加鲜明的人民性品格。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创作是在忠于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的艺术重构。他基本排除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遵从生活的...
关键词:官场小说 身份叙事 人民性 人性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