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10043)

作品数:7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沁风何蕾徐琦罗鹏吴忠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科学》《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生物技术通讯》《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LAMP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沙门氏菌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一种用于检测恶性疟原虫的双环引物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被引量:1
《生物技术通讯》2015年第5期712-715,共4页吕沁风 姜侃 杨永耀 何蕾 罗鹏 吴忠华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2013IK245);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0043)
目的:设计一种快速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用于恶性疟原虫的检测。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18S r RNA基因设计一组引物,包括外引物、内引物、环引物及第二对环引物,用于恶性疟原虫的LAMP检测。结果:双环引物LAMP检测法灵敏度可达10拷...
关键词:环介导等温扩增 双环引物 恶性疟原虫 检测 
流行性感冒病毒监测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第33期6597-6600,共4页徐琦 何蕾 罗鹏 杨永耀 吕沁风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0043);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3IK245);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12IK248)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平均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该种病毒,造成严重危害。流行性感冒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亚型,本文就近年来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病毒 监测 检测 
浙江入境人员登革热病毒IgG抗体调查分析被引量:4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第1期112-113,116,共3页吕沁风 何蕾 罗鹏 郑伟 吴忠华 沈若川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0043);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ZK200967)
目的了解浙江入境人员登革热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口岸登革热防控提供预警信息。方法随机抽取浙江口岸入境人员662名,采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学登革热IgG抗体检测。结果检出IgG抗体阳性者246名,阳性率为37.16%。根据入境人群的地区进行划分...
关键词:登革热 IGG抗体 入境人员 
三重LAMP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引量:35
《食品科学》2013年第24期182-187,共6页姜侃 吕沁风 汪新 夏琳 张峥 陈小珍 
浙江省科技厅优先主题重点发展项目(2009C13013);浙江省质监系统科研计划项目(20120101);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0043)
为能一步快速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建立了三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针对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单增李斯特菌(hly)基因3个高度保守的基...
关键词:LAMP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菌 快速检测 
登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生物技术通讯》2013年第5期727-731,共5页吴忠华 罗鹏 徐琦 何蕾 吕沁风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0043);质检总局科研课题(2013IK245);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ZK200967)
登革病毒可导致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准确快速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非常关键,因此登革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在此,我们简要综述目前的登革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展。
关键词:登革病毒 血清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猴痘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第5期1170-1173,共4页吕沁风 郑伟 吴忠华 罗鹏 何蕾 徐琦 李禾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o.201010043)
目的:为了防止猴痘病毒传入我国,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猴痘病毒的方法。方法:合成猴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转入质粒作为阳性样本,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在等...
关键词:猴痘病毒 LAMP 检测 
转基因玉米Bt176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1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15,共6页郑伟 吕沁风 吴忠华 陈吴健 徐琦 张明哲 吴志毅 李禾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IK162);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10043);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2010年科研项目(KFSZ201008)
利用细胞-遗传毒理学技术评价转基因玉米Bt 176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分别以200,100,50,25,12.5mg·L-1转基因玉米Bt 176全蛋白质作用于人淋巴细胞,并各孵育1.5,6,24 h.检测其细胞毒性损伤及遗传毒性损伤,并与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非转基...
关键词:Bt176 转基因玉米 细胞-遗传毒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