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083)

作品数:76被引量:24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何一民冯兵王立华黄俊棚陆雨思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城市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城市清代隋唐五代抗战时期清代民国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的人口变化与城市化特征探析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23-40,共18页何一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中国史通史编纂”(12AZD083)。
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是农业时代中国人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人口一度占世界人口总量的37%,但是中国城市人口却只占世界城市人口的11.5%,城市人口的增长远低于总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相比宋...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 农业时代 城市人口 自然经济 半殖民地现代经济 独立工业化 
保卫民族之躯:战时重庆的路毙管理规范化(1939—1945)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7-13,27,共8页罗君 阿琳娜·瓦鲁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12AZD083)。
1939年,轰炸和疫病使得重庆街头出现大量路毙,这些尸体严重威胁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在多重压力之下,重庆市政府开始对路毙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明确了主管机构、办公机构、经费来源和办事细则。整个管理过程呈现明显的协同化、规范化和...
关键词:战时重庆 街头路毙 市政建设 卫生管理 卫生观念 
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回眸被引量:4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7期28-45,共18页何一民 何永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阶段成果;四川大学社会科学双一流建设项目(LZQH—05)。
近代以后中国在外力推动下开启了工业化、城市化,成为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的追随者。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数亿人口平稳地从农村转移到...
关键词:新中国 城市化 跟随者 领跑者 共产党 全面领导 
清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历史时期--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的考察被引量:4
《民族学刊》2021年第3期1-9,94,共10页何一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多卷本《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阶段性成果。
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进行考察,清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后,不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继承了明朝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对宗族、保甲、乡约以及会馆等民间组织...
关键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宗族 保甲 乡约 自治性 满汉一体 
多维度视阈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探析被引量:1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80-190,共11页何一民 崔峰 何永之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四川大学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培育项目“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
202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条件。从全球维度、历史维度、地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深度分析,中央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
关键词:多维度 成渝 双城经济圈 城市群 增长极 
除水之害:岷江水患治理与成都平原早期城市的兴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韩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多卷本《中国城市通史》编纂”(项目编号:12AZD083);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冰研究中心项目“水患治理与岷江流域古代城市的兴起变迁”(项目编号:LBYJ2019-022)。
早期城市产生和发展一般离不开河流水系,成都平原早期城市正是由岷江孕育而生。然而,由于川西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岷江水患十分突出,水患治理及其成效是成都平原城市存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古蜀人民在处理水患与城市的关系时...
关键词:岷江水患 成都平原 早期城市 
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研究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2期184-193,共10页何一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中国城市通史编纂”(12AZD083);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培育项目“20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有关新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较为薄弱,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的研究更是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的学术回顾与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城市历史分期研究呈现出“零散化”和“边缘化...
关键词:新中国 城市 历史分期 关键时间节点 
中国城市史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基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十四五”规划调研分析被引量: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25,共25页何一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城市史”(项目编号:12AZD08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6ZDA135);国家社科工作办“十四五规划”历史学科调研课题。
中国城市史学科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研究队伍处于年轻化、高学历化、高职称化的态势,其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建设在近年得到较大发展,新型人才培养也得到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中国城市史学科在“十三五”期间有很大发展,不仅突出表现为国家...
关键词:中国城市史 学科发展 “十四五”规划 
刘邓潘起义的“蝴蝶效应”与蒋介石川西会战之梦的幻灭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何一民 钟思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型中国城市通史编纂”(项目编号:12AZD083);四川大学人文社科基地培育项目“20世纪成都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IZ2020-02)。
1949年是国共两党决定胜负的关键之年,年末的川西战役为最后一次大决战。四川西部地区聚集了国民政府近百万的军队,蒋介石亲自坐镇成都指挥,准备与人民解放军在此决一胜负。但是川西会战以国民党的惨败而告终,蒋介石仓皇逃离成都,近百...
关键词:四川地方实力派 蒋介石 蝴蝶效应 川西会战 
再论“彭县起义”的历史意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5-22,共8页陈廷湘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型中国城市通史编纂”(项目编号:12AZD083);四川大学人文社科基地培育项目“20世纪成都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IZ2020-02)。
刘邓潘"彭县起义"是西南解放乃至全国解放战争史上的一件大事。70多年来,亲历者和学术界对其历史意义已作出众多有价值的评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彭县起义"对人民解放军打破蒋介石建立"陆上基地"计划及夺取川西会战胜...
关键词:“彭县起义” “陆上基地” 川西会战 政治意义 军事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