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13)

作品数:55被引量:15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志杜娟郑华姚昱邓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日本研究》《白城师范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冷战拉美朝鲜战争艾森豪威尔政府不发达国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尼克松政府大三角战略决策肇始解析——以第63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为中心被引量:2
《世界历史》2011年第1期16-26,157,共11页何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3)的中期研究成果
构筑美苏中大三角关系是尼克松政府的重大外交决策,它开始于1969年。在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美国政府围绕第63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进行了详细研讨,全面评估中苏分歧对美国对外政策及世界格局的影响。经过多次讨论,美国政府内部基本达成...
关键词:中苏冲突 第63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 三角战略 
冷战与拉美游击运动的兴衰(1961—1969)被引量:3
《安徽史学》2010年第5期49-53,共5页杜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6JZD001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古巴革命的成功及共产主义势力在拉美地区的不断增强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泛美体系的国际格局,拉美游击运动登上了冷战的历史舞台,并成为当时第三世界最强劲的地区势力,但最终在双方冷战战略的调整和竞争地位的转换中以失败谢...
关键词:冷战 拉美 游击运动 
冷战偏见下的“中苏经济攻势”——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认识被引量:3
《史林》2010年第3期138-143,共6页姚昱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冷战期间美国对中国与不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认识与对策"(项目编号:08CSS007);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3)的阶段性成果
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开始积极发展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这被美国政府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发动的一场"经济攻势",目的在于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而不是为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为此美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对这一"...
关键词:经济攻势 社会主义国家 不发达国家 
美国与拉美游击运动第一波
《冷战国际史研究》2010年第1期175-217,11,共44页杜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3)的研究成果之一
20世纪60年代初,拉美游击运动达到其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对此,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共同推动下的结果,并对美国在拉美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构成威胁。为了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传统势力范围不受共产主义的威胁,美国政府...
关键词:美国 拉美 游击运动 
格瓦拉及其领导的拉美游击运动失败的国际因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55-160,共6页杜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06JZD001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拉美游击运动在格瓦拉等人的带领下走向了发展的第一个巅峰,但却在短短的数年内迅速溃败。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游击队主要领袖的罹难,尤其是格瓦拉的逝世所带来的直接后果。然而,如果我们对当时西半球的冷战格局进行考察,...
关键词:格瓦拉 拉美 游击运动 国际因素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反游击战政策被引量:1
《拉丁美洲研究》2010年第1期55-60,共6页杜娟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6JZD0013)
20世纪60年代,拉美大规模的游击运动被美国政府看作是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同推动的结果,对美国在西半球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于是美国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软硬兼施的反游击战政策,对拉美国家的亲美政权提...
关键词:美国 拉美 反游击战 军事援助 发展援助 
美国对苏南冲突的政策(1948-1953)研究史料述评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9-25,31,共8页王卓 
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06JZD0013);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冷战起源研究"(08JJDGJW261);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项目
美国对苏南冲突的政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许多中外学者曾就此著书立说,这些成果包括大量著述和学术论文。本文中,笔者将学界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历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20世...
关键词:苏南冲突 美国 南斯拉夫 研究综述 
新中国对万国邮政联盟的政策初探——以1950年蒙特罗会议为中心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8-37,共10页韩长青 姚百慧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06JZD0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冷战起源研究"(08JJOGJW261)
新中国针对各种国际组织的性质及其作用,制定了有选择的加入政策,并以联合国相关机构为重点。由于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可以扩展国际邮务以及配合苏东国家对美冷战斗争,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积极谋求加入邮联,取代国民党残余集团的代表资格。由...
关键词:万国邮政联盟 中国代表权 中国外交 联合国组织 
1972年美国降低其联合国会费比额的政策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38-46,共9页王卓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06JZD0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冷战起源研究"(08JJDGJW261);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资助
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承诺在未来的岁月里承担联合国会费的39.89%。然而,当联合国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美国所承担的会费比额由39.89%下降到22%。在其间的数次改革中,1972年的改革是几次改革中变动幅度最大(由31.57%降低到25%)的一次...
关键词:会费比额 联合国财政问题 美国 降额提案 
1971年南亚危机与尼克松政府的对策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09年第12期89-97,共9页王琛 王苏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研究"(06JZD0013)的个案研究成果
1971年,巴基斯坦的内部动乱演变为印巴战争与美苏之间的对抗。随着危机的深化,美国政策从最初的中立变为介入,最后公开"偏袒"巴基斯坦。从国际冷战大势、尼克松的全球均势战略、"大国南亚困境"机制、尼克松的情感因素来看,"偏袒"政策不...
关键词:1971年南亚危机 理查德·尼克松 英迪拉·甘地 大国南亚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