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1B340)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晓敏贾志浩纪颖李杨牛安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家》更多>>
相关主题:《觉醒》白化凯特民族身份认同戏剧创作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哈姆雷特》:人文主义理想天国的重建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33-36,共4页贾志浩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B340)
《哈姆雷特》演绎了理想之国从破坏到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人本存在的有限性和契约性,表明无论人类如何破毁自己的家园,终究要服从于冥冥中的归善意志,并用切实的行动对理想中的国度施以不断的重建,那就是建立一个仁君秉政、政治...
关键词:仁君秉政 政治清廉 道德高尚 充满博爱 
《李尔王》:伊利莎白时代两种自然观的决裂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47-49,共3页贾志浩 牛安琪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B340)
本文从哲学思辨角度出发,探究中古"自然仁爱观",剖析资产阶级的霍布斯、马基雅维利主义思想,即"自私自利"自然观。两种自然观的决裂导致了《李尔王》悲剧的发生。莎翁弘扬了中古价值观,挞伐了资本主义自然观,旨在申张社会正义,维护社会...
关键词:自然观 仁爱 自私自利 决裂 
凯特·肖班《觉醒》中克里奥尔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探究被引量: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6-38,共3页张晓敏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南方克里奥尔文学研究"(编号:2011B340)
克里奥尔人生活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种族身份与社会身份的模棱两可将克里奥尔人抛向了一个尴尬的窘境,处在夹缝中的身份困境成为萦绕在历代作家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梦魇。凯特.肖班,"第一个描写藤河地区的克里奥尔作家",在其小说《...
关键词:克里奥尔 民族身份认同 白化 
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与身份认同研究
《作家》2012年第22期54-55,共2页刘冬霞 张含璞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1B340);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境理论与跨文化交际,2009.5.11-2012.12(项目编号:2009B213)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多半通过自传式的言说方式和"经验自我"的文本形式,来揭示黑人女性的身份诉求问题。借助身份认同研究来解读美国黑人女性自传体写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被双重文化"边缘化"的黑人女性的生存与精神境遇,以及黑人女性...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自传体写作 身份认同 
文化批评视域下的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戏剧创作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20-122,共3页纪颖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B340)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作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其作品既具有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学所共有的那种反对封建桎梏、争取个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强烈时代精神,同时又贯穿着作家鲜明的仁慈、宽恕和...
关键词:文化批评 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戏剧 
叙述背后的真相——解读《托尼的妻子》的双重写作策略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4-15,19,共3页张晓敏 李杨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76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B340)
在19世纪美国文坛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下,女性作家的创作极其艰难,她们不得不选择可以得到公共话语场认可的写作策略才能突破层层桎梏,使其作品得以出版。表面上,她们的作品遵照男性既定的评价标准;而在深层文本中,女性作家透过男性话语...
关键词:双重写作策略 女性价值 颠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