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SH030)

作品数:14被引量:2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岳永逸刘铁梁康丽刘目斌关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民俗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社会科学》《民族艺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民俗文化民俗志文化自觉民间信仰传统民间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发展与春节文化被引量:13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80-80,81-83,共4页刘铁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5BSH030)的阶段性成果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体现出大众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的主体作用。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市场经济体系的拓展、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强、交通工具的发达等原因,当代民众在春节期间的行为具有了更多的开放性、多元性、公共性...
关键词:社会发展 春节 文化感受 
大春节观与年味浓淡的色素分析被引量:6
《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67-72,共6页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通识教育优质课程"中国民俗文化"阶段性成果(09-02-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后期成果(05BSH030)
中国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是尊重他人、实现自我、全民参与、社会和谐,是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通过仪礼。同时,它又是一种外在形式因应时代、地域、人群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文化。要使物质充盈、需求多元、流动频繁、生活节...
关键词:大春节 参与型春节 年味 服务型政府 空巢农村 
冯骥才民间文化思想的时代性特色被引量:3
《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102-110,共9页刘铁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5BSH03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引子 中国文化部于2003年1月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而中国文联下面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稍早发起一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自此就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面保护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新局面。之...
关键词: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思想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时代性 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对北京现代化村落中民俗文化存续现状的思考被引量:14
《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162-172,共11页康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为05BSH030
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大规模的现代化都市建设,颠覆了中国基层社会因袭数千年的"乡土"特征,也使用以维持其原有乡土社会秩序的民俗传统顺应于文化语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各种复杂的变化。面对北京所辖地域范围内以村落为基础结构单元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 传统 传统化实践 现代化村落 
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以华北梨区庙会为例被引量:26
《社会》2008年第6期176-193,共18页岳永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05BSH030)资助
华北中部的梨区曾经"村各有庙,庙各有会"。从勾龙传说、娘娘救刘秀的传说和九龙口传说等不同庙会解释文本的演化可知,仪式实践仍遵循传统的梨区庙会是以官、民为主体的多个异质性群体"共谋"的结果。在发展经济的民俗旅游乌托邦幻象的引...
关键词:民间文化 新农村 民闻信仰 民俗旅游 乡村庙会 传说 
试论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的互融共生性特征——以鲁西南两村祭祀类民间信仰事象为个案被引量:3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刘目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05BSH030)
援引鲁西南两村民间信仰个案,对于制度化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中国乡村社会,同样作为民众的一种信仰、一种价值取向,民间信仰和制度化宗教在本质上具有相通互融、共生共存的特征,二者的区别也仅是就其形式而言的。这一...
关键词:民间信仰 民俗宗教 制度化宗教 互融共生性 
近代都市社会的一个底边阶级——北京天桥艺人的来源、认同与译写被引量:9
《民俗研究》2007年第1期92-120,共29页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清末与民国时期北京天桥艺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05BSH030)的系列成果之一
从清代同治年问至二十世纪中叶,位于北京城前门外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的天桥逐渐成为众多行当艺人撂地卖艺谋生的一块杂吧地。在天桥老艺人的自观和老街坊的他观中,天桥主要指永安路东口西南方圆“二里大”,包括三角市场、公平市...
关键词:都市社会 北京城 艺人 天桥 近代 阶级 译写 “新” 
近代北京天桥艺人的来源及认同被引量:1
《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45-49,共5页岳永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H030)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近代前门外的天桥以低下、不入流的社会属性吸引着生活陷入末路的内城旗人、京畿乡村的难民以及迫于生计而下海走穴者。通过在不同空间中的位移和对不同空间的体认,这些脱离原有生活秩序和空间的人融入到天桥之中,并...
关键词:天桥艺人 来源 认同 
文化巨变时代的新式民俗志——《中国民俗文化志》总序被引量:10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刘铁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研究"(05BSH030)
《中国民俗文化志》(县、区卷)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具体理解民俗与地方生活的关系,以体现文化巨变时代的文化自觉意识。当代地方民俗志需要以三点重要认识为前提:一、中国民俗的地方性是民族性与地域性交叉的表现;二、民俗志应该着力记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 地方性 历史特征 象征体系 标志性文化 民俗志 
无定法的田野——天桥艺人调查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06年第2期35-51,共17页岳永逸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清末民国时期北京天桥街头艺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混沌中接受调查任务 在从事天桥艺人调查之前,也就是刚刚进入硕士二年级的学习期间,我正对民间信仰方面的问题感兴趣。确切地说,我对形形色色的神灵在现代乡村社会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神与人二者之间关系有着浓厚...
关键词:民间信仰 日常生活 普通百姓 乡村社会 世界观 天桥艺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