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50001)

作品数: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文新郭皓政李华甘宏伟江俊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滁州学院学报》《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儒林外史》儒林外史士人心态心态科举时代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明代状元:仕途与文学创作的多重关系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陈文新 郭皓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11JJD750001)
明代状元及第后,直接供职于翰林院,其仕途起点高于其他新科进士。科举及翰林制度下的文学生态,以及翰林文人的特殊心态,都对状元的文学创作有所影响。一方面,明代状元的仕途,决定了其文学创作是馆阁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关键词:明代状元 翰林制度 仕途 文学创作 多重关系 
吴敬梓笔下的娄氏兄弟形象及其叙事意向被引量:1
《滁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5,共5页甘宏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11JJD750001)
娄氏兄弟是《儒林外史》第八至十三回里出现的人物。吴敬梓塑造娄氏兄弟的形象,是为那些科举考试中所谓的怀才不遇者画像,并对读书人因科举不第而生出怀才不遇的心态进行嘲谑和调侃。写娄氏兄弟与写周进、范进、严监生以及马二先生一样...
关键词:《儒林外史》 吴敬梓 科举社会 士人心态 
《儒林外史》与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被引量:6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91-97,共7页陈文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11JJD750001)
中国古代的士,一方面是国家管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道"的承担者,"道"与"势"的博弈不仅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造成了心灵世界的无穷纷扰。《儒林外史》在对科举时代的士人心态的描写中,时时回首原始儒家的道义理想,直接面对士人的...
关键词:儒林外史 科举时代 功名富贵 士人心态 
《儒林外史》视野中的四类名士被引量: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陈文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50001)
《儒林外史》第一回以不受名利拘牵的名士王冕来敷陈大义,而全书所写,则主要是追名逐利的冒牌名士,如杜慎卿、陈和甫、景兰江、丁诗、权勿用等。他们或以颠狂的方式暴得大名,或以"山人"而"飞来飞去宰相衙",或附庸风雅而酸态毕露,或自以...
关键词:儒林外史 名士 名士风度 名利 
论明代“御用文人”的文学活动
《齐鲁学刊》2013年第2期115-121,共7页陈文新 江俊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11JJD750001)
明代"御用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活动,至少在生存样态、业务范畴及创作祈向等层面与科举制度存在关联。明代"御用文人"的主要来源是科举中人,相应地,其群体性职业取向也并不满足于担任单纯的文学侍从职务。其业务范畴既包括"典型御用文学活...
关键词:明代 御用文人 文学活动 科举 
从“首届”翰林院庶吉士到河南左布政使——《运甓漫稿》所见李昌祺的人生轨迹与诗风变迁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陈文新 李华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科举制度与明清社会"(11JJD750001)
从"首届"翰林院庶吉士到长期担任河南左布政使,李昌祺的人生轨迹和诗风经历了重大转折。早年选授庶吉士、升任礼部主客司郎中,激起了他强烈的功业之心与忠君之意,其诗烙有浓重的台阁印记。中年两遭贬抑、两度外任,饱经忧患,对社会苦难...
关键词:李昌祺 运甓漫稿 翰林院庶吉士 河南左布政使 诗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