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X066)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才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探索与争鸣》《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视觉视觉感知感性化媒介化视觉悖论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形式感与现代视觉艺术创造被引量:4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126-131,共6页王才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项目号:09BZX066)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日常形式感知中,非视看性的内容性因素如观念、联想等,不可避免地会渗入到意义生成中,现代视觉创造才开始突围,力图使形式感知回归单纯视看。形式感问题由此出现。形式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一种将内容性因素剔除,同时又保留对象...
关键词:内容 形式 日常形式感知 形式感 现代视觉艺术 
视觉现代性的中国选择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2期107-111,共5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09BZX066)
视觉现代性的中国历程表明,我们的现代性努力走上了一条虽合乎逻辑但依然是误区的道路:放弃了自身传统的兼顾写实写意之本。因此,我们不是偏向写实这一端就是偏向写意,这是因为没有洞察到中西方视觉现代性所面临的不同维度和肩负的不同...
关键词:视觉现代性 写实 写意 视觉传达 感性表达力 
论视觉抽象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40-45,共6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09BZX066)的阶段性成果
视觉抽象是人类视觉审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刻意走离日常视觉形式、刻意间离现实的结果。作为现代视觉审美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间离现实的一种极端形态。在其历史展开中,呈现出三种抽象形式:将物象转换成单纯的线条、色彩和形状...
关键词:抽象 具象 前经验 视觉感知 视觉现代性 
现代视觉美学的平面性转向
《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9期75-80,共6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09BZX066)
平面性是现代视觉审美的语汇特质之一,崛起于19世纪中下叶。与人类早期由于技巧所限而出现的平面化不同,作为现代视觉形式的平面性是刻意将三维成像转化成平面形式的结果。其策略是约减,将对象的三维特性约减成平面性图形;效果是一方面...
关键词:平面性 立体性 形式自主 现代视觉形式 
现代视觉图式的美学话语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4年第9期5-15,共11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批准号:09BZX066)阶段性成果
视觉图式的现代性在于形式自律,但形式自律并不单纯在专注于形式,而在形式感知中剔除其他非视觉性因素的渗入,这唯有专注于当下才有可能。任何形式感知中都不同程度地会有前视觉经验等其他因素渗入,形式自律只有在遏制前经验而专注于当...
关键词:现代性 图式 形式 视觉 美学话语 
现代视觉感知及其图式特点被引量:8
《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47-52,共6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09BZX066)的阶段性成果
视觉感知总是建立在特定的主观性基础上的,这个主观性的基础是触觉经验。这就使得视觉感知总是与感性活动相随。传统视觉图式由于建基于三维透视,因此,引发的视觉感知与日常相似,是一种从感性出发,进而由各种先在的如观念、想象等非视...
关键词:视觉感知的传统与现代 感性化 媒介化 消费化 现代视觉悖论 
视觉现代性的诞生——印象派画法的哲学分析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12年第11期16-23,共8页王才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觉现代性研究"(批准号:09BZX066)阶段性成果
印象派画法的意义并不单纯在美术上,同时也在其引发的视觉转向上。这个转向不仅体现出人类视觉审美开始走向现代,也彰显出人类精神生活走向新一轮的递变:在对主体作为世界依据的笃信中,由先行预定转向即时生成;在对主体性精神的信奉中,...
关键词:视觉转向 印象派 现代性 哲学分析 画法 精神生活 精神世界 视觉审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