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60006)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大戏剧论丛》《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戏曲艺术》更多>>
相关主题:上海租界戏院营销班社京剧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权力与市场:晚清上海租界戏园的职业化进程与冲突
《南大戏剧论丛》2015年第2期53-63,共11页陈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10YJC760006)阶段性成果
晚清上海租界特殊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为戏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宽松的环境。然而,以上海县当局为代表的传统统治方式和伦理观念始终没有放弃干预戏曲的努力,而戏园经营者遂利用租界的缝隙效应与之周旋。从杨月楼案、开演善戏和国...
关键词:租界 戏园 职业化 权力 市场 
上海租界时期戏院生产与营销被引量:8
《戏曲艺术》2014年第1期57-62,78,共7页陈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10YJC760006)阶段性成果
在近代上海租界特殊的环境中,上海的戏剧产业发展出以戏院为市场主体的生产与营销机制。这一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戏剧生产方式:从为产品找到合适的观众,到生产观众需要的产品。与此相配套的是灵活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上海租界时期戏...
关键词:上海租界 戏院 市场 生产 营销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被引量: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58-66,共9页陈恬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租界时期戏曲生态研究"(10YJC760006)
"名角制"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京剧班社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京剧班社区别于传统的昆班、徽班和其他地方戏剧班社的主要差异所在。就其一般性结构而言,"名角制"京剧班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等级森严,传统"脚色制"班社中演员之间...
关键词:名角制 京剧 班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