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40014)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霍然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殷都学刊》《西夏研究》《美育学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美育美育理念孔子巫师墨子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代焚书坑儒事件本末辨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9-64,共6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秦始皇焚书,并未焚烧秦朝廷典藏室收藏的所有图书,而保留了符合君主专制统治思想和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需要的官方正版。先秦典籍的全部焚毁,并不是因为秦始皇所颁布的焚书令,而在于西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蔓延三个月不灭的大火。被秦始皇...
关键词:秦始皇 焚书坑儒 阴阳家 儒家 博士 方士 
“风乎舞雩”辨——孔子美育观念札记被引量:2
《美育学刊》2015年第4期63-68,共6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先秦社会转型时期理想社会观研究>(10YJA84001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对于曾皙"风乎舞雩"的解说,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中国美育思想史的角度,分析这一观念从酝酿到提出的心路历程,揭示曾皙之言与孔子美育思想观念的内在联系。子路等人的志向是曾皙之志的心理基础;曾皙之志的实质内容,即儒家弟子主导雩祭...
关键词:孔子 美育 理想 
女娲传说形象的深层意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52-58,共7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文章从原始社会阶段人类起源、上古时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人类社会婚姻制度起源三个方面,对上古神话中的女娲传说形象蕴涵的深层意蕴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女娲作为初民心中的母亲形象,既是远古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母权...
关键词:人类起源 女娲补天 婚姻 
美女称谓源流辨——兼论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35-40,共6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文章根据美女称谓发展史实,辨析美女人称称谓的源流演变,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美女称谓萌生之源,当代信息社会是美女称谓鼎盛之基,从中探索美女称谓流行对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启示。
关键词:美女称谓 信息时代 传统文化传播 
先秦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的起源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13年第5期28-33,共6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先秦社会转型时期理想社会观研究>(10YJA840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舜既是远古氏族部落首领中的首位音乐家,又是远古音乐家中首位最注重音乐审美教育作用的氏族部落联盟首领。从思想源流上考察,舜任命夔为乐官时发表乐教理论,其中涵蕴的先秦美育理念和理想社会观,皆为中国美育思想和理想社会观的源头。
关键词:先秦 美育 理想社会观 
墨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被引量:2
《西夏研究》2013年第1期121-126,共6页霍然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先秦社会转型时期理想社会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40014)
墨子虽不满儒家的繁文缛节,但在社会理想和美育宗旨上却与孔子不谋而合,是一位对儒家思想观念既有不同见解、又有共同理念的另类持不同政见者。倘若抛开表面形式的不同,则儒墨两家的美育理念和理想社会观在本质上有惊人的一致之处。
关键词:墨子 美育 理想社会 社会观 
巫咸氏族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4,19,共5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将所有巫咸的事迹归结于商代太戊巫咸一人名下,是对巫咸的一种历史误解。巫咸是个以职业为姓氏的氏族。商代的太戊巫咸,只是这个氏族引以为荣的骄傲而已。
关键词:巫咸 氏族 巫师 
颛顼“绝地天通”与巫咸国的悲剧被引量: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9-32,46,共5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本文从颛顼"绝地天通"的重大事件入手,阐释了上古时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父系首领成为氏族部落联盟领袖的演进与女巫群体在上层建筑领域地位的跌落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颛顼 绝地天通 巫咸国 
孔子的美育理念与理想社会观被引量:2
《美育学刊》2012年第1期35-41,共7页霍然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先秦社会转型时期理想社会观研究>(10YJA840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孔子开创的儒教美育思想体系,是一个需要全面感受和把握的生命整体。在儒教美育思想中,不仅个体人格的塑造与理想社会的构建密不可分,而且他们对于理想社会生活图景的道德追求,也与其一以贯之的美育思想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孔子 美育 理想社会观 
“杞人忧天”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8-32,41,共6页霍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40014)
杞人生活的春秋年间,是一个天崩地裂、乾坤板荡的时代。杞人以一个先圣遗民对周朝社会的深厚感情,及与之俱来的特殊的政治敏感,率先感受到了这一征兆,并为此忧心忡忡,此乃由于社会责任心强,政治嗅觉敏锐而具备的危机意识。
关键词:杞人 先圣遗民 危机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