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1075)

作品数:10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红陈琳琳刘俊辰甘桂莲江臻燊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无机化学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BPYDNA电催化氧化DPPZPHEN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甲基蓝介导抗坏血酸氧化动力学的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6期25-30,共6页赵倩雯 李南希 陈琳琳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
利用亚甲基蓝(MB)颜色可逆调控技术,研究了抗坏血酸(AA)的氧化动力学及其受MB介导的影响.蓝色MB与AA快速反应生成无色的还原态亚甲基蓝(LMB),随后通入O_2使LMB氧化恢复为初始态的MB,并通过MB在波长664 nm的特征吸收峰监测AA的氧化.在饱...
关键词:抗坏血酸 亚甲基蓝 氧化动力学 吸收光谱 
基于亚甲基蓝与DNA相互作用自铸成膜研究被引量: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1-5,共5页甘绮婷 陈琳琳 朱耀婷 关海欣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
基于亚甲基蓝(MB)与DNA间的静电作用与嵌入作用,运用自铸膜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蓝色的MB-DNA复合膜,并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NA-MB复合膜的成膜机制.结果表明,MB能嵌入诱导DNA的凝...
关键词:亚甲基蓝 DNA 复合膜 自铸膜法 
基于纳米CdS对尿酸的光催化氧化和铜(Ⅱ)配合物对氧的电催化还原的燃料电池性能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年第12期2468-2474,共7页骆金苑 陈琳琳 王奕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351063101000001)资助~~
以纳米硫化镉薄膜修饰的铟锡氧化物电极(Cd S/ITO)作光阳极,铜(Ⅱ)配合物[Cu(phen)(L-Trp)·(H_2O)]^+(phen=1,10-菲啰啉,L-Trp=L-色氨酸)修饰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电极作阴极,构建了光催化尿酸(UA)燃料电池,并研究了其性能及热处理温...
关键词:尿酸 燃料电池 光催化氧化 硫化镉 电催化还原 铜(Ⅱ)配合物 
组蛋白促进[Ru(bpy)_2(dppz)]^(2+)和MWCNTs在ITO电极上的阳极共沉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62-68,共7页杨绮琳 陈琳琳 李南希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
应用计时库仑法、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组蛋白(His)、[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的电化学共沉积...
关键词:组蛋白 钌(II)配合物 碳纳米管 电化学 
[Co(phen)_3]^(3+)和SWCNTs促进钌(Ⅱ)配合物对牛血清蛋白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32-38,共7页蔡雪萍 陈琳琳 许旋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S2012010008763)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荧光光谱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Co(phen)3]3+(phen=1,10-邻菲咯啉)和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促进[Ru(bpy)2(tatp)]2+(bpy=2,2'-联吡啶,tatp=1,4,8,9-四氮三联苯)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对牛血清蛋白...
关键词:牛血清蛋白 钌(Ⅱ)配合物 钴(Ⅲ)配合物 碳纳米管 电催化氧化 
基于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被引量:2
《化学通报》2014年第9期839-847,共9页严志红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资助
石墨烯(Gr)是一类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碳质材料,利用它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可构筑出在电催化、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型Gr功能复合材料。基于Gr功能复合材料的DNA电化学传感器与常规DNA...
关键词:石墨烯 DNA 电化学 复合材料 生物传感器 
SDS-乙醇-水中[Fe(phen)_3]^(2+)介导双酚A的伏安检测被引量:2
《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第12期1460-1465,共6页朱少娇 陈琳琳 刘俊辰 倪申妍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乙醇-水体系中[Fe(phen)3]2+(phen=1,10-邻菲咯啉)介导双酚A(BPA)氧化的反应机理及其伏安检测。结果表明:在SDS-乙醇-水体系中,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Fe(phen)3]2+对BPA呈现...
关键词:双酚A 多吡啶铁(Ⅱ)配合物 电催化氧化 电化学检测 
ITO电极上Tris促进[Ru(bpy)_3]^(2+)对次黄嘌呤的电催化氧化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68-73,共6页蔡雪萍 许旋 甘桂莲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
研究了在铟锡氧化物(ITO)电极上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促进[Ru(bpy)3]2+(bpy=2,2'-联吡啶)对次黄嘌呤(Hx)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加入Tris明显地增强了[Ru(bpy)3]2+对Hx的电催化氧化,扫描速度、溶液pH和Hx浓度对Hx电催化氧化均有...
关键词:次黄嘌呤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 电催化氧化 伏安检测 
DNA介导复合膜中[Ru(bpy)_3]^(2+)与Cu(Ⅱ)间光诱导电子转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第9期2332-2337,共6页江臻燊 陈敏健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51063101000001)资助
由于DNA与[Ru(bpy)3]2+(bpy=2,2′-联吡啶)及Cu2+间的静电作用,用自铸膜法在铟锡氧化物(ITO)上制备了橙红色[Ru(bpy)3]2+-DNA-Cu2+复合膜,并应用稳态和暂态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和DNA介导的...
关键词:多吡啶钌(Ⅱ)配合物 DNA 铜(Ⅱ)离子 复合膜 发光猝灭 光诱导电子转移 
乙醇/Tris-水中Cu(Ⅱ)对SDS和DNA增强[Ru(bpy)_2(dppz)]^(2+)光致发光的调控被引量:4
《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第6期1176-1184,共9页陈琳琳 刘俊辰 江臻燊 甘桂莲 李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271075);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10351063101000001)资助项目
应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和伏安法研究了乙醇/水体系中Cu(Ⅱ)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鱼精DNA增强[Ru(bpy)2(dppz)]2+(bpy=2,2′-联吡啶,dppz=邻联二吡啶[3,2-a:2′,3′-c]吩嗪)光致发光的调控。结果表明,在乙醇/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
关键词:多吡啶钌(Ⅱ)配合物 DNA 表面活性剂 铜(Ⅱ)离子 光致发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