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7160)

作品数:7被引量:1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为人汪旭升李平胡中立王玲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业科学》《科学通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设计育种禾本科混合线性模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ACGM标记在竹子中的通用性被引量: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6,共3页董德臻 吴立成 夏善勇 王红蕾 卢泳全 
国家"863"项目(2003AA207160)。
用39对ACGM引物对竹亚科5个属13个种进行PCR扩增,结果共有34对引物可以在至少一个竹种中获得特异性PCR产物。利用PHILIP软件,得到13个供试竹种材料的聚类图,总体上刚竹属是聚在一起的,而大明竹属的华丝竹和箭竹属的箭竹分别各自成类。...
关键词:ACGM标记 竹子 通用性 
ACGM标记在小麦属中的通用性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06年第5期16-19,共4页卢泳全 吴为人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207160);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4NZ01-2)
为检验水稻基因组数据在小麦属中的通用性,利用基于水稻基因组数据设计的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扩增小麦属12种不同材料,结果有32对引物可以至少在1种小麦属材料中获得扩增产物,占引物总数的80%;在能够获得特异性产物的32对引物中,...
关键词:小麦属 ACGM标记 扩增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被引量:128
《作物学报》2006年第3期455-462,共8页万建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主要农作物虚拟分子设计育种"(2003AA207160)
优质、多抗、抗逆与高产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多数育种工作仍然建立在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之上,育种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生物信息数据库积累的数据量极其庞大,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整合技术,可...
关键词:分子设计育种 展望 
基于水稻内含子长度多态性开发禾本科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被引量:26
《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第3期433-439,共7页卢泳全 汪旭升 黄伟素 肖天霞 郑燕 吴为人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3AA207160);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2004NZ01-2)
通过在多态位点两侧的保守编码序列上设计引物,可以开发出在不同物种间通用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称为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目的】探讨利用已公布的水稻籼、粳两亚种的基因组序列开发禾本科ACGM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水稻两...
关键词: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 内含子长度多态性 ACGM 禾本科 
水稻全基因组R基因鉴定及候选RGA标记开发被引量:5
《科学通报》2005年第11期1085-1089,共5页汪旭升 吴为人 金谷雷 朱军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3AA207160,2002AA23403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B9910011)资助项目
用45个已知功能的植物抗病(R)基因序列对粳稻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搜索, 共找出2119个R基因同源序列或类似物(RGA), 表明RGA在水稻基因组中成簇存在, 呈非随机分布. 采用隐马尔柯夫模型(HMM), 将这些RGA按其功能域分成了21类. 将粳稻的RGA...
关键词:RGA 标记 基因鉴定 开发 隐马尔柯夫模型 全基因组序列 水稻基因组 非随机分布 index 亚种间 植物抗病 同源序列 非编码区 行搜索 序列对 类似物 R基因 功能域 多态性 PCR 共显性 粳稻 长度 行比 籼稻 
利用DH群体定位水稻谷粒外观性状的QTL被引量:22
《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第3期314-322,共9页谭耀鹏 李兰芝 李平 王玲霞 胡中立 
国家863计划(2003AA2071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76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ABA006);武汉大学发育生物学基金的资助。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
关键词:外观性状 DH群体 谷粒 水稻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QTLs 混合线性模型 环境互作效应 2002年 2003年 QTL效应 上位性 主效应 作图方法 效应分析 数据分析 性状变异 贡献率 检测 粒宽 粒长 粒形 染色体 区间 
用RFLP标记剖析水稻穗颈维管束及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被引量:9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第1期15-21,共7页陈顺强 汪洋 章志宏 王玲霞 胡中立 李平 朱立煌 朱英国 
国家863计划(2003AA2071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076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2AB0090);武汉大学发育生物学基金资助项目。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圭630×02428)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倒数第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等4个维管束性状,以及一、二次枝梗数,每穗颖花数3个穗部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6个QTLs,其中有7个QTLs的加性效应...
关键词:水稻 DH群体 穗颈维管束 RFLP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