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227)

作品数:4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薛富兴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更多>>
相关主题:自然审美比德观先秦审美意义儒家美学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自然审美“恰当性”问题与中国“借景抒情”传统被引量:13
《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105-113,共9页薛富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06-02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艾伦·卡尔松集中分析了"不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三种表现:形式主义趣味、艺术地对待自然和分不清自然之所似与所是。他提出"恰当"自然审美欣赏的总体原则是"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具体途径则是求助于科学知识的帮助。依据艾伦.卡尔松关于...
关键词:艾伦·卡尔松(Allen Carlson) 恰当性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 借景抒情 
先秦“比德”观的审美意义被引量:19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0-17,共8页薛富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227)
"比德"是儒家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先秦时期比兴思维是儒家"比德"观产生的重要文化心理基础。"比德"首先标志着先秦中华道德意识自觉,继而代表了先秦主体审美成果。以自然事象指喻人类主体德性的儒家"比德"观同时也呈现了先秦中华自...
关键词:比德观 自然审美 儒家美学思想 
《庄子》的普遍性美学价值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81-86,共6页薛富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6-0227)
《庄子》提出一些对人类美学有普遍性学理意义的审美观念:"逍遥游"提出了审美所必需的精神性态度,"心斋"说为包括审美在内的人类精神生活奠定了心理学基础,劳动技能寓言同时对工艺审美、艺术审美和生活审美有多方面的普遍启示。
关键词:《庄子》 普遍性 逍遥游 心斋 道与技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的普遍意义被引量:8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8-96,共9页薛富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227)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对当代自然审美研究有普遍的理论借鉴意义。历时地看,在审美实践上,中国自然审美史呈现了人类自然审美从形式之美到情意之悦,从对象自然到环境自然的发展层次,提供了纵游山水、园林建筑和山水艺术自然审美三大形态。逻...
关键词:自然审美传统 自然审美三大形态 自然审美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