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51018)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菁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海》《西部学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六朝诗歌六朝柳意象蕴意民族心态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写意:江河记述的别样传统——以唐诗语境下的长江、黄河、湘水为例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4年第2期66-70,共5页李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07JC751018)的阶段性成果
写意是与撰经完全不同的记述江河的方式,是一种以诗人为审美主体、以流水为审美客体、以诗歌为主要媒介而形成的意象撰写传统。流水既可以被严谨书写,上升为"经",也可以被审美观照,行之于诗。水经撰述让我们认知江河的自然特性,写意江...
关键词:江河记述 写意 长江 黄河 湘水 
唐传奇文《炀帝开河记》研究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2-38,共7页李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07JC751018)
《炀帝开河记》是第一篇以隋炀帝修运河为主题的唐传奇文,但学界鲜有对其文本做具体研究。它虽非佳作,但颇有古小说风味,对前朝文学经验有借鉴也有发展,其中不少情节成为后世小说和演义的素材来源。作品中的不少细节如开河时间、开河役...
关键词:《开河记》 唐传奇文 民族心态 传统价值取向 
论柳意象在六朝诗歌中的生成定型被引量:5
《学海》2011年第1期186-191,共6页李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运河与文学创作的关系"(项目号:07JC751018)阶段成果
我国古代诗歌中柳意象的六种主要蕴意,即留别→离恨→相思之情、游子思乡、喻指女性、悲秋主题、高远超脱之志和象征康定惠政,都逐步生成并定型于六朝时期。其间原因有三:一为对前朝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借鉴和承袭,二为齐梁以降文学集团...
关键词: 蕴意 六朝 生成定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