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751008)

作品数:8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秋良张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论坛》《湖南社会科学》《船山学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世俗化观音信仰岭南文化岭南文化影响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民间信仰中送子观音与白衣观音之关系被引量: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周秋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7JC751008);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JD75)
民间信仰中的送子观音信仰非常流行。大约是从宋代开始,民间开始把白衣观音当作送子观音,因为白衣与送子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宗教与民俗关联。民间广泛流传着向观音求子的白衣经咒,这进一步说明了送子观音与白衣观音的关系:白衣观音是专职...
关键词:民间信仰 送子观音 白衣观音 世俗化 佛教 胡适 
明刊本《香山记》的剧本形态及演出特征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81-185,共5页周秋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观音故事与观音信仰研究"(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观音戏与观音信仰研究"(07JC751008)
明刊本《香山记》是古代敷演妙善传说的一个重要剧本。原本已不存,现存明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根据当时流行的剧本形式刊刻而成。从整体来说,富春堂刻本是一个舞台演出本,刊印者只是把舞台演出本改为当时流行剧本样式,而没有改变其...
关键词:《香山记》 妙善故事 剧本形态 演出特征 
论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观音得道故事——以粤剧《观音得道》为例
《学术论坛》2011年第9期80-84,共5页周秋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观音故事与观音信仰研究"(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观音戏与观音信仰研究"(07JC751008)
敷衍妙善修行而成为观音菩萨的《观音得道》,是粤剧史上不断编排演出的重要剧目。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编,该剧逐渐发展为以妙善、韦陀爱情发展为线索的叙事模式,而且故事内容也愈加世俗化。这些特点,既体现了早期粤剧的编排体制,符合粤...
关键词:观音得道 爱情线索 世俗化 岭南文化 观音信仰 
论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观音得道故事——以粤剧《观音得道》为例
《学术论坛》2010年第11期85-89,共5页周秋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观音故事与观音信仰研究"(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观音戏与观音信仰研究"(07JC751008)
敷衍妙善修行而成为观音菩萨的《观音得道》,是粤剧史上不断编排演出的重要剧目。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编,该剧逐渐发展为以妙善、韦陀爱情发展为线索的叙事模式,而且故事内容也愈加世俗化。这些特点,既体现了早期粤剧的编排体制,符合粤...
关键词:观音得道 世俗化 岭南文化 观音信仰 
论古代观音戏的演出形态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98-101,共4页周秋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观音故事与观音信仰研究"(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观音戏与观音信仰研究"(07JC751008);中南大学985资助项目
在古代,观音戏的演出非常频繁,其演出形态包括脚色行当与人物造型、登场程式与舞台布景、音乐与宾白等,随着时代、地域文化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从总体上而言,观音戏的不同演出习俗反映了民间观音信仰的世俗化倾向。
关键词:观音戏 演出形态 民间观音信仰 世俗化 
论端午民俗中的屈原形象被引量:2
《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80-182,共3页周秋良 张奎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7JC751008);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6YB052)阶段性成果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夏,最初应该是带有驱毒辟邪意义的节日。从东汉时候起,屈原形象开始嵌入端午民俗中。端午民俗中的屈原形象大致经历了由悲剧人物到冤死忠臣的演变。由于屈原忠正伏节、敢于直谏的忠臣形象既符合封建时代统治者的要求,又能...
关键词:端午民俗 屈原 忠臣 神化 
论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的形成被引量: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周秋良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7JC751008);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6YB052)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
关键词:观音本生故事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香山传》 
《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被引量:2
《船山学刊》2008年第4期159-162,共4页周秋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ZW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JC75100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YB052)阶段性成果。
《西游记》不仅展示了观音的无边法力,而且还把她塑造成一个大慈大悲、充满人性的善神、凡神,带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小说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描绘了各类人物对于观音的崇敬、虔诚心理,由此亦可以看出小说中的观音形象具有鲜明的民间性。《...
关键词:《西游记》 观音形象 民间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