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无)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忠明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教育科研》《探索与争鸣》《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教材变革语文教材母语教育语文沉思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中国语文教材变革的史脉与沉思被引量:2
《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第6期8-11,共4页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历史发展与实践变革研究"及"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的课题成果之一
以百年中国语文教材的变迁为反思对象,剖析"经文之分、文白之辩、言文之用、文道之争、道之变迁、言文分立、文道再争、道之异化、新题旧义、世纪之问"等变革中的主题,建议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教材的编写确立基本框架。
关键词:语文教材 变革 史脉 沉思 
试论秦汉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5期15-19,共5页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历史发展与实践变革研究"及"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的课题成果之一
秦汉时期教育具有重大转化和构造的特征:思想层面以儒学为主干对道、法等学派思想吸纳和改造,制度层面则有力地推进了中央和地方的学校教育,从而大大扩展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同时完成了由进取到守成、由法制到德治的文教政策的历史性...
关键词:秦汉时期 教育 基本特征 
论中小学母语教育的变革--以语文教材变革为例被引量:4
《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5期67-71,共5页金忠明 
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历史发展与实践变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的课题成果之一
我国中小学母语教育一直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因其不仅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工具,还关涉一代青少年精神成长的人文底色。本文就语文教材的历史、问题与出路三方面作深入剖析,以反思中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百年历程,聚焦时代变革中的问题症...
关键词:语文教材 母语教育 制度困境 问题 出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