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208085ME71)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成勇田植诚张鹏鲁志兵张贺宁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模具工业》《塑性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锻压技术》更多>>
相关主题:高强钢型面接触应力正交试验再设计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筒形件冷挤压凹模强度设计及结构优化被引量:2
《中国机械工程》2015年第23期3228-3233,共6页鲁志兵 王成勇 张心怡 张鹏 王思艳 王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46);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分析了整体式凹模工作载荷特点,讨论了单纯通过增加壁厚来提高模具强度的局限性。为提高承载能力,探讨了多层预应力组合凹模方案。基于第四强度理论,推导了n层组合凹模承受内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Lagrange乘子法对组...
关键词:挤压凹模 强度设计 结构优化 LAGRANGE 乘子法 
不等径制动双筒件复合冷挤工艺及晶粒尺寸演化研究被引量:1
《锻压技术》2014年第8期129-134,共6页鲁志兵 王成勇 张鹏 张心怡 张贺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46);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210359008)
分析不等径制动双筒件的零件特征,设计了单道次复合冷挤压成形工艺代替传统的多道次拉深方法。为了降低单位挤压力以及增强金属塑性流动的导向性,对挤压空心毛坯进行了局部预制处理。对该零件冷成形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了挤压过程中凸...
关键词:双筒件 复合冷挤压 晶粒度 元胞自动机 
高强钢弯曲凹模型面接触应力分布及演化被引量:3
《塑性工程学报》2014年第2期102-107,共6页王成勇 鲁志兵 张鹏 李亨 李伟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311025);国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2751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资助项目(201210359008)
材料成形过程中,模具型面磨损分析的关键是获得接触应力的分布及演化特点。利用高强钢U形件弯曲模型得到模具型面接触应力解析式。通过准静态有限元仿真分析,获得了弯曲凹模圆角型面瞬态→稳态的接触应力演化趋势及单-双峰分布特征。瞬...
关键词:接触应力 准静态模型 磨损 高强钢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汽车前纵梁塑性成形工艺再设计被引量:3
《锻压技术》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田植诚 王成勇 李伟 李亨 张贺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5146);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sjsy0210)
研究了汽车V形前纵梁的成形性,对比分析两种压料面工艺补充方案,建立了倒装单动拉深有限元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以压边力、摩擦系数、接触间隙、冲压速度为自变量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模型,构造了最大增厚量、最大减薄率、...
关键词:压料面 正交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优化设计 
基于工艺补充面优化设计的汽车前门外板拉深成形研究被引量:10
《模具工业》2013年第12期12-16,21,共6页田植诚 王成勇 张鹏 鲁志兵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210359008)
针对表面形状复杂的汽车前门外板进行了冲压缺陷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分析了制件变形和棱线滑移产生的原因。构造了较产品设计有一定局部偏差的工艺造型,形成了适用于拉深工序的模具型面。对工艺补充面进行了再设计,通过设置工艺凸包...
关键词:前门外板 工艺补充面 拉深工艺 滑移线控制 
基于“水滴”造型积料补偿机制的天窗翻边工艺再设计
《塑性工程学报》2013年第6期39-44,共6页田植诚 王成勇 李伟 奚道俊 
国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275146);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31102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
针对汽车顶盖天窗的翻边成形工艺普遍存在的产品面变形问题,分析面缺陷产生的原因;依据变形程度与产生区域将缺陷分为两类。基于补偿原理,通过模面预处理设计一种解决天窗非翻边面变形的优化方案,即"水滴"造型与弧形凸起补偿两类局部特...
关键词:拉伸翻边 造型预处理 冲压补偿 模面工程 
基于型面接触应力分析的模具局部磨损被引量:8
《塑性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李伟 王成勇 田植诚 张鹏 鲁志兵 张贺宁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311025);国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2751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0SJSY0210)
金属成形模具局部磨损分析的关键是对型面接触应力和磨损量的估算。根据Archard方程,尝试改进传统磨损量计算方法,建立基于型面接触应力的磨损量估算公式。借助数值仿真技术,获得U型件凹模圆角型面节点处接触应力和相对滑动距离,接触应...
关键词:接触应力 局部磨损 滑动磨损 高强钢 
相对弯曲半径对成形凹模接触应力峰值的影响被引量:2
《锻压技术》2013年第5期46-49,共4页李伟 王成勇 鲁志兵 张鹏 张贺宁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11025);国家基金面上项目(512751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SJSY0210)
动态接触应力尤其接触应力峰值是造成高强钢成形凹模局部磨损的主要原因,相对弯曲半径是影响接触应力峰值的最大因素。通过宽板弯曲成形圆角受力分析,得到相对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向主应力关系式,定性分析相对弯曲半径与凹模圆角接触应力...
关键词:相对弯曲半径 接触应力峰值 高强钢 中性层 
汽车B柱加强板拉延筋优化设计被引量:4
《锻压技术》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朱取才 王成勇 田植诚 张贺宁 付三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资助项目(201210359008)
考虑B柱加强板的结构特殊性和可成形性,本文设计了其拉延成形工艺补充。对比分析了封闭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3种拉延筋布置方式对B柱加强板角部和中部不同塑性变形区成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开放式拉延筋布置方式更能获得较好的成形...
关键词:汽车B柱加强板 拉延筋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凸模锥角对三柱轴式万向节径向冷挤压成形的影响被引量:2
《锻压技术》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严健鸣 王成勇 李伟 田植诚 张贺宁 
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资助项目(311025);国家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27514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8085ME7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210359008)
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比较了不同凸模形状对三柱轴式万向节在径向冷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挤压力以及凸模内部等效应力分布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合适的凸模锥角形状有利于挤压过程金属稳定流动,有效地遏制终了阶段载荷的急剧增加,降低...
关键词:有限元法 三柱轴式万向节 冷挤压 凸模锥角 等效应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