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X048)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宝富张瑞臣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求是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胡塞尔自我发生现象学现象学辩证法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格尔对古代怀疑主义的重新阐释——基于黑格尔早期构建其哲学体系路径的考察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95-101,共7页荆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11CZX04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15YJA710025)
福斯特、马尔马斯和福尔达都曾指出,黑格尔对古代怀疑主义的理解存在着某些偏差。本文基于黑格尔《怀疑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一文中的相关论述,试图阐明黑格尔对于古代怀疑主义及其历史的考察所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通过深入考察第四个问题,...
关键词:黑格尔 古代怀疑主义 辩证法 
胡塞尔与黑格尔:殊途同归?——对海德格尔的一个论断的反思
《哲学研究》2016年第11期62-68,共7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编号11CZX04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胡塞尔的哲学史观研究"(编号YB201600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针对海德格尔关于胡塞尔与黑格尔"殊途同归"的论断,阐述一种新的"胡塞尔黑格尔异同论"。一方面,两者的主题(即绝对主体性)分别体现为被动性和主动性,因此辞同而实异;另一方面,两者除了在方法上存在着直观与思辨的差异之外,在主题和...
关键词:胡塞尔 黑格尔 主体性 辩证法 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中“纯粹性”的危机被引量:5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0-28,111,共9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项目号: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塞尔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的方法所阐发的"纯粹现象学的理念",可视为传统的"纯粹性"理念的现代回响。在发生现象学阶段,这两种方法虽然得到了完善,但在自我之本质问题上陷入困境,因此,"纯粹性"在发生现象学中面临危机。本文首先以...
关键词:胡塞尔 纯粹性 先验还原 本质直观 “自我”-本质 
康德实践哲学中的自我问题被引量:3
《求是学刊》2015年第4期25-31,共7页杨宝富 张瑞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文章以批判哲学中的自我认识问题为线索,运用历史的与系统的方法重构康德对自我的规定。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证明对自我的(单纯出自理性的)理论认识是不可能的,但同时揭示向另外的即实践的自我认识之可能性的过渡,这种自我认识通...
关键词:康德实践哲学 自我规定 自我认识 自我学说 
康德理论哲学中的自我意识问题与自我学说被引量: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15-121,共7页杨宝富 张瑞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阶段性研究成果
康德的自我意识理论在自我意识问题史上具有枢纽地位,本文通过探讨那些围绕自我意识展开的相关问题来论证,康德的理论哲学将自我区分为逻辑自我、现象自我和本体自我,但它们不是三个自我,而只是看待自我的三重观点;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
关键词:康德理论哲学 自我意识 自我学说 
凸显的现象学——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之主体性理论的一个基础问题被引量: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26-30,共5页杨宝富 张瑞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塞尔在发生现象学中将主体之主体性追溯到被动构造的层次,联想即属于被动构造的一个基本方面,而联想正是在感觉材料凸显的基础上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凸显进行现象学描述,展现一种关于凸显的现象学,借以阐明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之主体性理...
关键词:胡塞尔 凸显 主体性 
论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作为独立的“第一哲学”范式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14年第4期77-82,129,共6页杨宝富 张瑞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在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第一哲学”概念之后,笛卡尔与胡塞尔各有以“第一哲学”为题的著作。他们的“第一哲学”具有各不相同的意蕴,分别代表了第一哲学的三种范式。但是,在关于它们之相互关系的讨论中,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被置于比...
关键词:第一哲学 先验现象学 胡塞尔 范式 亚里士多德 列维纳斯 笛卡尔 阿佩尔 
“纯粹理性批判”与“纯粹理性体系”——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之关系的一种解读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33-41,111,共9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与《逻辑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本文根据黑格尔在《逻辑学》中的若干提示,引入康德把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分为"纯粹理性批判"和"纯粹理性体系"两个步骤这个视角来考察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的关...
关键词:黑格尔 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体系 现象学 逻辑学 
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范畴直观学说及其认识论意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55-60,共6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1CZX048);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11YNUHSS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现象学运动的奠基性著作《逻辑研究》中,胡塞尔根据意向性理论确立范畴直观的合法性。范畴直观学说是胡塞尔现象学的重要支点,但对于该学说论证过程的一些关键环节,学界至今未有定论。本文围绕范畴直观的质料与行代现者这两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范畴直观 质料 行代现内容 感性 知性 
Ereignis在海德格尔之思想道路上的位置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27-33,109,共7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项目号:11CZX048);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11YNUHSS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海德格尔的运思始终围绕着存在问题展开,而他切近这个问题的路径发生了几次变更。他的思想历程并非直线行进,而是发生了根本转向,由此产生了所谓的"海德格尔Ⅰ"和"海德格尔Ⅱ"的区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尝试不从这个聚讼纷纭...
关键词:海德格尔 EREIGNIS 存在历史 思想道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