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还原

作品数:57被引量:1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朝东杨宝富吴增定段丽真蒋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徐州教育学院学报》《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胡塞尔超验现象学对“人性危机”的克服与超越
《哲学进展》2024年第10期2747-2754,共8页颜鹤 
胡塞尔提出欧洲科学危机是人性危机的显露,且危机揭明了欧洲人对普遍哲学以及理性能力的怀疑。而本文所持的观点是,实证主义对人类理性能力的片面化阐释,不仅瓦解了价值与实在的问题同时也动摇了形而上学的根基。为了克服科学危机与人...
关键词:理性 人性危机 先验还原 生活世界 
现象学视域中的语文教育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16期3-6,共4页杨道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经典文章教育的美学观照”(编号:CCNU 15A06030)后期研究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母语非汉语藏族中小学生汉语语用失误研究”(编号:17BMZ073)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编号:AHA120009)子课题“语文教育观研究”后期研究成果。
现象学视域中的语文教育研究,就是以现象学理论为基点,通过“本质还原”“先验还原”“原真还原”等予以透视,旨在为语文教育提供新格局、新路径、新策略。现象学是二十世纪初由胡塞尔在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影响下创立并迅速流行且产...
关键词:现象学 语文教育 “本质还原” “先验还原” “原真还原” 
浅析胡塞尔的先验还原与生活世界
《哲学进展》2024年第1期123-127,共5页何梓晴 
哲学从诞生起便在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对这一问题,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回答,从本体论目的论的“本原是实在”,到认识论企图通过论证认识的可能性来证明本原的实在,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胡塞尔的现象...
关键词:胡塞尔 先验还原 生活世界 
胡塞尔与黑格尔并非殊途同归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5期43-44,共2页杨宝富 
在《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中,海德格尔从“回到事情本身”这个呼声人手讨论胡塞尔与黑格尔的关系。黑格尔哲学的主题是“主体性”,相应的方法是思辨一概念的辩证法;胡塞尔哲学的主题同样是主体性,其方法则为本质直观和先验还原。他的...
关键词:黑格尔哲学 现象学方法 先验还原 本质直观 被给予性 殊途同归 胡塞尔 海德格尔 
前期胡塞尔的“世界”概念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33-40,共8页韩骁 
学者们大多从意向性、构造、先验自我等前期概念出发来解释胡塞尔思想的发展。但这样的解读很难让我们把胡塞尔对区域本体论的研究成果整合进其思想发展的脉络。本文试图加入"世界"这一视角,丰富我们解读的可能性。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
关键词:胡塞尔 世界 先验现象学 先验还原 区域本体论 
胡塞尔的实践意向性行为理论及其意义
《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4期74-83,共10页曾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ZX09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22)
在胡塞尔意向性的行为现象学中,意志这种实践意向性行为扮演了本质性的角色。随着先验现象学方法的引入和目的论思想的发展,意志与悬搁及先验还原的内在关系也得以凸显,实践意向性行为在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中的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并...
关键词:意向性行为 意志 先验现象学 先验还原 实践 
浅析胡塞尔晚期的自我学说
《商业经济》2016年第7期38-40,共3页蒋娟 
自我学说可以说是胡塞尔晚期思想的一条主线,无论是他的"生活世界理论",还是"交互主体性"理论都是为了解决自我学说面临的唯我论倾向、自我与世界相脱离的困境而提出的相关理论。通过重构胡塞尔晚期的自我学说,意在说明自我学说在胡塞...
关键词:是胡塞尔晚期思想 现象学 先验自我 生活世界 交互主体性 先验还原 
胡塞尔发生现象学中“纯粹性”的危机被引量:5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0-28,111,共9页杨宝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胡塞尔被动构造思想研究"(项目号:11CZX048);"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胡塞尔通过先验还原和本质直观的方法所阐发的"纯粹现象学的理念",可视为传统的"纯粹性"理念的现代回响。在发生现象学阶段,这两种方法虽然得到了完善,但在自我之本质问题上陷入困境,因此,"纯粹性"在发生现象学中面临危机。本文首先以...
关键词:胡塞尔 纯粹性 先验还原 本质直观 “自我”-本质 
哲学和现象学的促发动机——兼议从文学作品进入现象学态度的可能性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5年第2期306-340,共35页余洋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给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惊异(thaumazein)是哲学活动的开端(155D)。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看来,使我们脱离自然生活并开始从事哲学活动的是惊异这种体验。对胡塞尔来说,现象学就是哲学本身。耿宁(Iso Kern)
关键词:文学作品 先验还原 笛卡儿 泰阿泰德篇 悬搁 交互主体性 学史 生存论 motivation 春夜喜雨 
“一切形式之形式”——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目的论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5年第2期378-392,共15页徐立文 
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项目”的资助,编号:201306380004
本文试图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角度,对胡塞尔的目的论做一个初步的探讨。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目的论是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的哲学家通常将形而上学等同于第一哲学的做法不同,在胡塞尔这里形而上学是第二哲学,也就是说它属于...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 第一哲学 主体人格 先验还原 现象学研究 本质认识 卷中 隐德莱希 主体价值 肤浅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