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ZS010)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闫廷亮高荣王晓晖更多>>
相关机构:河西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军事历史研究》《古今农业》《河西学院学报》《敦煌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河西走廊述论汉代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利建设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唐前期河西军事体系的建立和强化被引量:2
《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37-42,共6页王晓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项目河西历史文化研究"(编号:05XZS010)阶段性成果
唐初平定了薛举、李轨之乱后,河西纳入唐的版图。在唐前期100多年间,唐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河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和强化河西的军事防御体系,设置凉州、瓜州两个都督府,设置诸折冲府以及镇、城、戍等,尤其是在711年设立河西节度使...
关键词:唐前期 河西 军事体系 西北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环境资源保护述略被引量:1
《古今农业》2009年第3期40-47,共8页闫廷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西历史研究》(05XZS010)
历史时期,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导致河西走廊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在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面前,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关爱自身生存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保护环境资源的做法和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一个时期内对维...
关键词:河西走廊 生态环境 资源 保护 
隋炀帝西巡河西述论被引量:4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8-63,共6页闫廷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西历史研究>(项目编号:05XZS010)的阶段性成果
大业五年(609年),身为最高统治者的隋炀帝西巡青海和河西,历时近10个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巡幸河西的中原王朝的帝王。其巡游不仅有深刻的政治目的,而且在河西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隋炀帝 西巡 河西 
汉代河西的水利建设与管理被引量:12
《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2期74-82,共9页高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西历史研究”,项目编号:05XZS010
两汉时期,随着河西屯田事业的发展,不仅由官府组织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而且还有民间开挖的灌溉渠道。河西的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并已形成分布有序的灌溉网络和严密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内地一样,河西各地也设有"都水官"和"河渠卒",但...
关键词:汉代 河西走廊 水利建设 都水官 
汉唐时期河西盐业初探
《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96-100,共5页闫廷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05XZS010)
位于甘肃西部的河西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盐业资源较为丰富,食盐开发的历史较为悠久。相关资料表明,至迟在西汉,随着河西大规模开发和经营,河西地区的食盐开采已初具规模。此后,历经汉魏、十六国、隋唐,河西的盐业有了...
关键词:汉唐 河西 盐业 生产经营 
论武帝以前的汉匈关系被引量: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70-73,共4页高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XZS010);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河西历史研究"(0509-05)
武帝以前高祖、惠帝和高后时期,由于国势不振,汉朝试图通过和亲来"约束"匈奴侵扰。但是,匈奴一再背约的现实,迫使汉朝统治者对以往单纯依靠和亲以消弭匈奴入寇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文景之世,在继续与匈奴和亲的同时,还采取了向西北边...
关键词:和亲 匈奴 “募民徙塞下” 入粟拜爵 
隋代经营开发河西述论
《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57-61,共5页闫廷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西历史研究>(编号05XZS010)
隋朝建立后,为进一步解除来自于西北的突厥和吐谷浑的强大威胁,进而开通西域,安抚诸夷,保障丝路贸易,将河西作为重要的战略基地,全力以赴进行经营.在此过程中,积极加强河西的民政建设,完善边防保障体系,大兴屯田,发展农牧,开展互市,繁...
关键词:隋朝 经营开发 河西 
河西汉晋简牍及其学术价值被引量:1
《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60-65,共6页高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5XZS010);甘肃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编号0509-05)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河西简牍是指在河西走廊的敦煌、居延、玉门、武威等地出土的简牍。河西简牍的年代上自西汉,下迄西夏,前后延续一千二三百年,其中主要集中在汉晋时期。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邮驿交通和民族关系等诸多领域,对于研究...
关键词:简牍学 武威王杖简 武威汉代医简 悬泉汉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