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49-2000)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宝涛宋炳辉吕灿叶立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中国比较文学》《中国图书评论》《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文艺报》译介祛魅重写文学史道家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在“媒介、社会与文化”场景中观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以《文艺报》为中心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09-114,共6页魏宝涛 王爽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14BZW03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11YJC751087)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紧密关联,从媒介、文化与社会的场景来观照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能够不断拓展学术界的认识和理解。文章提出并分析了文学批评资料文献整理的学术意义,其中的跨学科交叉视角研究是此种多维挖掘研究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文艺报》 当代文学批评 媒介阐释 文献整理 跨学科交叉 
《文艺报》(1982—1984)与“社会主义新人”塑造
《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64-73,共10页魏宝涛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系列成果;项目编号:14BZW035;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C751087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最早可以追溯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品中的思想渊源,其中就包括马、恩、列、斯等人的讲话、发言和相关阐释。这充分体现出此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现有资料来看,有关...
关键词:《文艺报》 社会主义新人 新人形象 人物形象 蒋子龙 银幕形象 世界性问题 国外马克思主义 新时期文学 毛泽东文艺思想 
《文艺报》(1981-1988)与新时期“文艺家职责”观念演进
《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3期104-110,共7页魏宝涛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艺报>与新时期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BZW035)的系列成果;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1087)的系列成果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重新回顾习总书记提倡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讲话,还是会让广大文艺工作者们群情振奋。习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说起...
关键词:文艺家 《文艺报》 新时期 文艺工作者 演进 职责 总书记 优秀作品 
《文艺报》与“十七年”大众读者批评舆论建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62-65,共4页魏宝涛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项目编号:11YJC751087;2010年度辽宁大学国家级项目预申报基金资助项目"<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1949-2000)";项目编号:2010LDGY15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参与了读者批评舆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文艺报》建构人民大众读者批评空间的历史角色表现为:读者身份引入和存在的潜在策略需要;"双百"方针推广、整风运动和"反右派"等斗争中,《文艺报》积极...
关键词:《文艺报》 十七年读者批评 人民大众读者 舆论空间 媒介建构 文化认同 
祛魅现代性与重写文学史——论以道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学谱系学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115-118,共4页叶立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史论(1949-2000)"(07JG751012)
就当前文学史写作对道家文化的研究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乃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手段上的本末倒置。对道家文化的文学谱系学描述这一研究手段,自19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凌驾于祛魅现代性神话这一研究目标之上。既然历史真实在文学史...
关键词:现代性 道家文化 文学谱系学 
20世纪下半期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被引量:6
《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3期55-75,共21页宋炳辉 吕灿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1949-2000)》的前期成果
弱势民族文学在当代中国的译介,既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的延续,又在选择和评价上显示了与现代时期不尽相同的特点,它与西方强势文学相对应,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发挥了独特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弱势民族文学 20世纪下半期 译介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