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5011)

作品数:14被引量:1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毕树平干宁杨小弟练鸿振田笠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稀土学报》《分析科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分析化学》更多>>
相关主题:铝形态天然水示波计时电位法Α-酮戊二酸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铵盐存在下铝对辅酶NADH的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杨小弟 缪强 钱胜利 毕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5011);教育部重点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了溶液中铝与辅酶NADH相互作用。发现了与TrisHCl缓冲底液不同,在铵盐NH4Ac缓冲底液中,铝(Ⅲ)可以破坏辅酶NADH的二氢尼克酰胺环的结构,从而表现出对生物体中的转氨基作用的酶促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NADH 辅酶 影响 HC 发现 作用 紫外光谱 酰胺 氨基 核磁共振谱 
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过程中锰和铝协同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被引量:8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狄俊伟 毕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5011)资助项目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铝和锰离子在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pH55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锰和铝离子对多巴氧化生成黑色素的过程具有协同催化作用。铝不是过渡金属,本身不能启动氧化作用。锰离子可启动多巴的氧...
关键词:黑色素 多巴 氧化压力 协同作用 生成 反应 形成过程中 聚合 中间体 二羟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铝形态的可靠性被引量:13
《分析化学》2004年第12期1677-1682,共6页练鸿振 毕树平 田笠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075011);南京大学分析测试基金(No.CA33)资助课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铝形态的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铝形态的易变性和复杂性要求色谱条件无侵入性和检测手段具有形态选择性。文中列举了若干实例说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铝形态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侵入性 性要求 色谱条件 形态分析 注意事项 研究 检测手段 常用方法 易变性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中子活化分析及其它谱学方法测定环境、生物样品中铝形态和含量研究进展被引量:7
《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652-656,共5页林海 王先龙 毕树平 孙成 杨立 刘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075011)
本文综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质谱(ICP MS)、中子活化分析(NAA)以及其它谱学方法测定环境生物样品中铝形态的研究进展,共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ICP-MS NAA XRF 铝形态 环境与生物样品 
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天然水中铝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练鸿振 康玉芬 艾尔肯·牙森 毕树平 李丹妮 梅思竹 吴小江 陶仙聪 陈逸珺 戴乐美 干宁 田笠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5011);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资助项目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 单核 形态分析 方法选择 分析 实验结果 天然水 配位 桑色素 衍生试剂 
体液中铝形态的HPLC分析
《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421-425,共5页练鸿振 康玉芬 艾尔肯.牙森 毕树平 田笠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075011);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
体液中铝浓度的升高能够导致严重的神经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铝的毒性及生物效应与其存在形式有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可靠的分析体液中实际铝形态的方法。近十年来各种分离模式的HPLC在这方面使用最多。实验证明,血清中...
关键词:铝形态 体液 HPLC 
铝盐水解聚合及其形态转化过程的电位滴定曲线研究被引量:16
《分析测试学报》2004年第5期1-6,共6页王趁义 毕树平 张彩华 张振超 杨伟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5011) ;徐州师范大学基金资助项目(03XLA07 ;XY200392)
通过对中等滴碱速度下强制铝盐水解聚合过程中的电位滴定曲线分析 ,提出了临界点的概念。临界点是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的特征点 ,它与实验条件有关 ,临界点的变化反映了实验条件对铝盐水解聚合过程和羟基铝形态转化的影响。按照OH...
关键词:电位滴定 羟基聚合铝 水解聚合 形态划分 临界点 影响因素 
铝与L-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相互作用的电位滴定分析被引量:2
《分析化学》2003年第12期1454-1457,共4页杨小弟 毕树平 王先龙 刘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 0 0 75 0 11);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基金资助项目
采用电位滴定对酸性溶液中Al α 酮戊二酸和Al L 谷氨酸反应体系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获得如下结论 :(1 )Al3+ 与α 酮戊二酸在酸性溶液中配位形成 1∶1 [AlLH2 + ,AlL+ ,AlLH- 1 ]和 1∶2 [AlL-2 ,AlL2 H3-- 2 ]的单核形态以及 2∶1 ...
关键词: L—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相互作用 电位滴定分析 酸性溶液 配位化合物 形态 生物化学 
反相离子对色谱研究铝与儿茶酚胺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419-420,共2页练鸿振 戴翔 邹公伟 毕树平 田笠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075011);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测试基金
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研究了铝与儿茶酚胺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的峰高随加入铝的增加而线性下降,铝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配位比为1∶1。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活体测定铝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反相离子 高效液相色谱  儿茶酚胺 相互作用 
环境与生物体系中铝形态分析技术的新进展被引量:38
《分析化学》2003年第9期1131-1138,共8页杨小弟 章福平 王先龙 干宁 邹公伟 毕树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2 0 0 75 0 11);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基金;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铝的形态分析是研究环境和生物体系中铝的毒性、生物有效性和传输机理的关键。从IUPAC 2 0 0 0 ,72 ,1 45 3和Analyst2 0 0 1 ,1 2 6(2 )对元素形态概念的最新定义 ,在过去 2 0年来 ,形态分析都是依据操作手段来进行“组形态”(groupspe...
关键词:环境 生物体系 铝形态 分析技术 生态系统 单形态 组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