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D750017)

作品数:6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柏红秀王定勇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艺术百家》《名作欣赏(上旬)》更多>>
相关主题:安史之乱家乐唐代音乐史论音乐艺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婚姻观念差异与《窦娥冤》的悲剧成因被引量:2
《戏曲艺术》2010年第3期118-122,共5页柏红秀 
江苏省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金(09ZWC01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17)阶段性成果
窦娥与蔡婆婆及张驴儿父子在婚姻观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它构成了戏剧的基本冲突,是窦娥蒙冤被斩的根本原因。这既与元初社会观念有了新变化有关,又与剧中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对新观念的接受存在差异有关。
关键词:关汉卿 《窦娥冤》 婚姻观念 悲剧 元代社会 
论唐代的家乐被引量:4
《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166-170,75,共6页柏红秀 王定勇 
2009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音乐文化活动与文人歌辞研究"(项目编号:09ZWC011)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晚唐文人音乐活动与文人歌辞研究"(项目编号:08SJD750017)阶段性成果;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金批<水浒>研究"(项目编号:09SJD750037)阶段性成果之一
唐代家乐兴盛于盛唐中后期,受安史之乱影响很快沉寂下去,直到德宗贞元年间才再次活跃,此后便一直兴盛不衰。它的兴盛是朝廷积极倡导宴乐之风的直接结果。中晚唐家乐具有成员构成丰富及家伎流动性强等特点。家乐的音乐水平在中晚唐得到...
关键词:音乐艺术 史论 家乐 安史之乱 唐代音乐 音乐史 
任中敏“唐艺学”六十年之发展及学术价值重估被引量:1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5,共5页柏红秀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ZWC01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17)
任中敏在建国之初创立的"唐艺学",蕴涵着先进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文学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文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处理等三方面。认清"唐艺学"的学术价值并宏扬其学术精神,不但可以促进对当前文学研究的深度反思,...
关键词:任中敏 “唐艺学” 学术思想 学术研究 
论乐人与元白诗歌的传播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203-205,共3页柏红秀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ZWC011);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17)
元白诗歌影响极大,这与其成功传播密切相关。乐人在元白诗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既与他们和元白的密切交往有关,也与他们流动性很强有关。前者不但使他们对元白诗歌极为熟悉,而且使部分诗歌被选入乐曲中传唱,后者使元白诗歌随之在...
关键词:元稹 白居易 乐人 中晚唐诗歌 传播 
元代游士的生命悲歌——[越调]《天净沙·秋思》的文化解读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2期31-33,共3页柏红秀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17)阶段性成果之一
人们历来对[越调]《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成就较为关注,而对它的主题相对忽略。本文结合中国古代文化传统,通过对"断肠人"身份的断定,指出它是对游士生存状况的刻画与描写;指出它产生于元代,并不是偶然,而是元代游士不幸人生的高度浓缩,...
关键词:[越调]《天净沙·秋思》 游士 科举制 举荐制 
歌妓身份与《莺莺传》的悲剧精神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195-198,共4页柏红秀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SJD750017)
关于《莺莺传》中莺莺的社会身份存在着三种说法,其中娼妓说最受学者关注,也最为合理。实际上,用歌妓来表达莺莺的社会身份较之娼妓更为准确。莺莺的歌妓身份是小说悲剧精神的根源。
关键词:《莺莺传》 莺莺 歌妓身份 悲剧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