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750003)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凌晨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话语视觉性隐喻艺术话语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见证时间的噪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19,共9页凌晨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50003)。
《见证》和《时间的噪音》都是以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前者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口述回忆录,后者是传记小说。小说作者朱利安·巴恩斯亲承其创作、深受前述回忆录的影响,但两者在体裁定位、关注焦点、表达手段等方...
关键词:传记小说 回忆录 人称 口音 
音乐的进步与倒退——兼谈阿多诺《新音乐的哲学》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18年第10期113-120,共8页凌晨光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0JJD75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一、艺术进步问题 在当代艺术话语领域中,艺术进步问题似乎不太经常被提及,而当艺术家或艺术理论家一定要谈到它的时候,往往会给出否定性的表达。"艺术中只有变化,没有进化"这样的说法由于出自如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 1881-1...
关键词:新音乐 阿多诺 哲学 倒退 艺术进步 艺术理论家 艺术话语 艺术大师 
论音乐的文学化呈现——乐评家谈音乐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76-83,共8页凌晨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项目编号:10JJD75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与文学评论家相比,音乐评论家的评论文字有明显不同,其中某些音乐专业术语的使用令这种不同更为明显。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乐评家要面对和解决的是音乐的某种程度的不可言说性所造成的难题。他们在描述、解释和评价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方...
关键词:音乐评论 话语 描述 解释 评价 
哲学话语中的艺术阐释——兼评海德格尔眼中的凡·高《农鞋》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凌晨光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750003)
按照毕达哥拉斯富于深意的对奥林匹克赛会上三种人的区分,哲学家相当于"观众"。但哲学家不同于一般观看者之处在于,他关注的是可见物背后的不可见之物。与其说他在看,不如说他是在想。在"反向想象力"的作用下,哲学家在艺术品中看到了他...
关键词:哲学家 艺术品 话语 阐释 投射 可见物 
文学理论的科学化与叙事性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35-139,共5页凌晨光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项目号:10JJD750003)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60至80年代,文学研究进入"理论的时代",此时的文学理论为克服印象式批评的弊端,主动向人文社会科学各相关学科借鉴概念范畴、论证逻辑、思维方法和视域框架。文学理论的这种科学化努力一方面使其"理论"品性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却使...
关键词:文学理论 科学化 叙事性 
艺术作为话语分析的对象被引量:6
《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114-119,共6页凌晨光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项目号:10JJD750003)的阶段性成果
艺术是一种话语,一种表达和建构性的活动。艺术活动完成了思想的外显,情感的抒发,促成一种形象化的转换。艺术中的这种形象转换具有视觉化特征,视觉化就是把原本看不到的东西或原本非视觉的东西变成视觉的对象。对艺术的话语分析,就是...
关键词:艺术 话语分析 视觉化 可视性领域 
艺术批评话语与视觉性隐喻被引量:7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90-96,共7页凌晨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艺术理论与批评的当代形态研究"[课题批准号10JJD750003]的中期成果
在艺术批评领域,视觉艺术批评占据中心位置,艺术批评话语往往围绕视觉性主题展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观看与阐释的关系,探讨从"观看"到"说出"的内在转换机制。二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揭示视觉活动如何促成了主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主体...
关键词:话语 隐喻 视觉性 视觉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