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H018)

作品数:13被引量: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大华兰梁斌曾科黄令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化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安徽史学》《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复兴中华民族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毛泽东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时期侯外庐的民族复兴思想——兼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民族复兴”话语表达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1-91,共11页兰梁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侯外庐与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18XZS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
自晚清发端的民族复兴观念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期至九一八事变后形成广泛的民族复兴思潮,社会各界纷纷提出复兴之道。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除通过历史研究探索民族前途外,在日本全面侵华带来的严重民族危机背景下,将近代...
关键词:民族复兴 抗战时期 侯外庐 马克思主义者 
严复的性格变迁——兼论其对仕途的影响
《学术界》2018年第3期178-188,共11页黄令坦 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项目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依据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原理,少年丧父,家道中落,是严复早期养成桀骜不驯性格的重要因素。严复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仕途上的成功。但是由于性格使然,直言不讳地批评当政者,对他的仕途造成很大的障碍。所以他在"北洋...
关键词:严复 性格与仕途 李鸿章 袁世凯 
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抗战时期学术界对历史教育于民族复兴之意义的认识被引量:6
《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80-91,共12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3@ZH018)的阶段性成果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中华民族如何复兴"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是讨论的问题之一。基于历史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性的认识,学术界特别强调历史教育对...
关键词:历史教育 民族复兴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民族复兴节”的设立与纪念被引量:1
《河北学刊》2016年第4期48-55,共8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抗战时期中国设立的"民族复兴节"源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所定时间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返回南京的12月25日。"西安事变"一周年的1937年12月25日,人们开始自发将12月25日作为"民族复兴节"加以纪念。1939年,"民族复兴节"在形式...
关键词:西安事变 民族复兴 民族复兴节 
民主政治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讨论为中心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6年第4期29-37,共9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时期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知识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展开了热烈讨论,而"民主政治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是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时主流知识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 民主政治 民族复兴 知识界 
抗战时期有关“中华民族复兴”的讨论及其意义被引量:8
《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65-82,125,共18页郑大华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项目编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民族复兴成为一种思潮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人们围绕"中华民族复兴"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得出以下四个认识:第一,民族复兴不是汉族或某...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报刊与抗日战争时期的舆论动员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15年第10期15-17,共3页郑大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报刊于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国人自鸦片战争后即开始自办报刊。尤其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因战争之需要,各种报刊如潮水般涌现,只是因为战争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不少报刊寿命不长,影响不彰。虽然一些报刊创办时间不长,但各种大报小报、大刊...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 创办时间 战时动员 《中央日报》 全民抗战 九一八 《申报》 阵中日报 国民党中央 
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被引量:17
《史学月刊》2015年第5期64-72,共9页郑大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09BZS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九一八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思潮 
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在五四时期的发展被引量:13
《安徽史学》2015年第2期5-14,共10页郑大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09BZS033);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
关键词:五四时期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被引量:14
《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1期30-45,共16页郑大华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批准号:09BZS033);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批准号:13@ZH018);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
关键词:甲午战争 中华民族 民族复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