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895-1949)

作品数: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艳莉程波颜鹏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岭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方法学》《中国文化研究》《财经问题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王鼎钧研究主题教育学视域生命关怀蔡枢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横的移植”与“纵的继承”——论王鼎钧的散文写作
《华文文学》2023年第2期60-65,共6页吴泰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两岸作家交游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9)”,项目编号:21YJC751014。
王鼎钧在散文创作中既注重对散文文体的探索,又善于在散文中表现现代主义的精神。一方面,他在散文“横的移植”中融入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从现代诗、现代小说中汲取艺术养分。同时在散文写作中加入诗歌的想象、小说的事件和戏剧的张...
关键词:王鼎钧 “横的移植” “纵的继承” 现代小品文 
艺术成长在传统中国文学中——王鼎钧散文美学探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3年第1期93-98,共6页吴泰松 
赣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个人历史与文学表现:王鼎钧论”(项目号:BSJJ2021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两岸作家交游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9)”(项目号:21YJC751014)的阶段性成果。
王鼎钧晚年移民美国后,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他自觉地将汉语散文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载体。具体而言,在散文意象的选择上,从标题到内容,形成“言外有意”“意在言外”的美学风格;在散文语言的运用上,注重对语言的切、磋、琢、磨,力图在...
关键词:王鼎钧 散文 意象 语言 文气 
近代中国保险业百余年历史特征的考察
《财经问题研究》2022年第12期15-23,共9页陈蓉 颜鹏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与中国近代保险市场研究(1895—1949)”(20YJC770002);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中国保险史”(2019F-05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近代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地位的从属性、内部结构的失衡性和发展历程的曲折性三种非正常的特征。近代中国保险业是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产物,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保险业控制和垄断近代中国保险市场长达一百四十多...
关键词:近代中国保险业 西方保险业 华商保险业 近代中国保险市场 
旅京台湾作家与迁台“老北京”的北京想象——兼论台湾70年代“北京热”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33-42,共10页王璇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资助项目“旅京台湾作家的中国叙事研究”(SK3020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台湾乡土小说流变研究(1965—2015)”(18BZW149);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两岸作家交游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9)”(21YJC751014)的阶段性成果。
旅京台湾作家和迁台"老北京"是台湾70年代书写北京的文学潮流中的两股文学力量。他们虽共同推动了这一文学潮流的出现,但由于不同的地域身份,其创作动能与指向是不完全一致的。旅京台湾作家对北京形象的塑造带有"异乡"感,移植北京经验...
关键词:旅京台湾作家 迁台作家 北京形象 乡愁 
苦难与疗愈--《余震》的改写及张翎中国书写策略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68-76,共9页王璇 
北京联合大学科研资助项目“旅京台湾作家的中国叙事研究”(SK30202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台湾乡土小说流变研究(1965—2015)”(18BZW149);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两岸作家交游史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9)”(21YJC751014)。
张翎根据其中篇小说《余震》改写的长篇小说《唐山大地震》,增补了前作的很多留白。其将原来的苦难主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并衍生出另一个有关疗愈的主题。一方面,作品通过增加角色的着墨和引入更多的人物,加深了苦难感;另一方面,其在...
关键词:张翎 《余震》 《唐山大地震》 苦难 疗愈 中国书写 
教育学视域下身体研究的进展及启示被引量:5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4期45-53,共9页魏珂 李艳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国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49)"(项目编号:17YJC880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教育中"身体问题"日益凸显、其他学科密切关注"身体"研究等背景下,教育学界亦逐步开展了对"身体"的研究。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后发现,教育学视域下的身体研究之成果存在数量相对较少、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等问题。就已有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教育学视域 身体研究 研究主题 生命关怀 
蔡枢衡的深刻性:以《中国法律之批判》(1942年)为中心展开被引量:3
《东方法学》2013年第1期37-51,共15页程波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近代法理学的形成发展(1895-1949年)--以<法学通论>教科书为中心展开"(项目批准号:10YJA820005)的阶段性成果
以《中国法律之批判》(1942年)为中心来解读和把握蔡枢衡的历史社会法则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及其综合见解分析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来挖掘这种深刻性背后法学思想产生的内在机理。蔡枢衡的深刻性在于,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中国近代法学...
关键词:深刻性 法律时空观 去西方化 寻找中国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