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49-2009)

作品数:131被引量:33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姬建敏于东新何萍秦建国秦建群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编辑学研究史少数民族文学文学满族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与价值被引量:1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162-167,共6页武新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20&ZD286)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很有必要倡导以解决文学和文学史问题为导向、以培育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实质,是在不同学科的“整体联系”中展开文学与文学史问题的研究。把文学跨媒介、...
关键词:跨媒介 阐释空间 时间与空间 跨学科研究 封闭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整体联系 文学作品 
青年出路、“新人”塑造与地方化探索——论路遥小说《人生》的戏剧改编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25-34,共10页王松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项目批准号:20&ZD286)的阶段性成果。
小说《人生》问世至今已40余年,在传播过程中被改编为电影、戏剧、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小说在被改编为戏剧之时,关涉新时期农村青年出路、农村“新人”形象塑造、戏剧的地方化探索等社会、文学、戏剧的重要议题。对此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人生》 戏剧 青年出路 新人形象 地方化 
由“诗”到“歌”——论延安歌唱媒介转换对“新诗大众化”的推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9-125,155,共8页张敏 武新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20&ZD286)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7批面上资助项目“延安文艺‘人民性’建构的形式机制与美学阐释”(2020M672189)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延安文艺‘人民性’建构的传统民间资源向度研究”(2019BWX006)阶段性成果。
延安歌唱通过文字媒介向口头媒介的转换,激活诗歌发展本身内蕴的“歌唱性”,打破了“诗乐分途”的理论束缚,推进了新诗大众化的实践进程;它遵循了工农大众在劳动中“一呼一吸”的生理机制及其所产生的身体节奏,紧紧贴近大众的物质生产...
关键词:延安歌唱 新诗大众化 媒介转换 
再谈当代作家日记的学术价值——以韩少功的《长岭记》为例
《文艺争鸣》2023年第1期72-77,共6页武新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家日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刘增杰在谈及现代作家日记时说:日记“充满了个性特色。日记记录的看似是小细节,但也可能带来研究的大发现、大突破,给读者留下一片精神驰骋的绿洲,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作为强烈的感性生命骚动的现代作家日...
关键词:刘增杰 感性生命 精神遗产 当代作家 韩少功 学术价值 个性特色 日记 
1949-2009年淮河流域农业自然灾害分布与影响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8,共8页朱正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变迁研究(1949-2009)”(11AZS00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灾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8ZDA196)。
农业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支柱产业。流域农业受洪涝、干旱、风雹、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流域农业灾害发生频次高,范围广,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农业灾害的发生程度也有所不同。淮河流域每年都会发生各种灾害,尤其是水灾和旱灾,造成农作...
关键词:淮河流域 农业 自然灾害 
1949-1978年淮河流域农作物产区与新品种引育推广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朱正业 杨立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与变迁研究(1949-2009)”(11AZS007)。
农作物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淮河流域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受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农作物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淮河流域的种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虽然也经历曲折,但总体上,淮域新品种...
关键词:淮河流域 农作物产区 新品种 引育推广 
构建江南电影:美学意蕴、路径及价值被引量:8
《当代电影》2021年第9期86-91,共6页陈吉德 
2019年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电影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1978-2018)”(项目编号:19YSA002);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项目编号:20&ZD2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南电影要反映江南文化的诗性特征,具体体现在清秀柔美、灵动飘逸、委婉含蓄、哀愁伤感等几方面。可以从空间、道具、人物形象、语言、音乐等方面探索江南电影的构建路径。构建江南电影有利于增强中国电影的诗性,有助于打造中国电影学...
关键词:江南电影 诗性 美学意蕴 路径 价值 
电影改编论争与“十七年”文学生成的复杂性——以《无情的情人》《达吉和她的父亲》为视点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21年第6期23-28,共6页王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1949-1966)”(项目编号:20CZW04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与新时代文学批评精神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8BZW1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跨媒介传播史(1949-2009)”(项目编号:20&ZD2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说的电影改编是"十七年"时期"人民文艺"传播中的一种典型文艺现象。文艺界出于教育、吸引观众等因素的考虑,不断地强化小说向电影艺术改编作品的思想性和理想性,压缩、修改有可能影响意识形态权威性和统一性的内容,改编时及上映后历...
关键词:文艺政策 文艺现象 文艺创作 电影改编 多重话语 文学生成 理想性 十七年 
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16-21,共6页李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13&ZD121)阶段性成果。
一、定位与发现: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起步《人民文学》发刊词(1949)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纳入中国文学学科体系,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确立;同时,少数民族当代文学“新文学”属性的确立,也意味着少数民族当代文学被纳入新中国文学...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 新中国文学 左翼文学 五四新文学 延安文学 文学学科 《人民文学》 
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与评价体系被引量:6
《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5-17,共13页李晓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项目编号:13ZD&121)阶段性成果。
宣传民族政策、讴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也是少数民族文学评价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维度。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工作主题,使少数民族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加具体,少数民族文学的评价体系也由此...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社会功能 评价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